萧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武传胪 何异兰

    中华何氏网 2012年5月20日 百度贴吧


 

武传胪 何异兰,原名凤飞,字周木,号锦山,萧山铜埠(今戴村镇何童埠)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在武科殿试中,获二甲第一名传胪。历任御前侍卫、台庄(今山东台儿庄)参将。何氏自幼聪明,“十余岁即工吟咏,精书法,尤擅骑射。”大臣们称他是“文采风流之儒将”,赞他“骑射之妙,亦实为天下第一。”著有《自怡草》。

戴村镇境内的铜埠(今名何童埠),“地滨江浒。碛堰未凿时,乌伤(浦阳江)、麻溪二水合流,经于余地……商贾往来,帆经楫纬,悉(全部)于余地泊焉。” 村庄北依锦山(即后马山)。村口两株老樟,虽已千年,依然翠盖团团。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诸暨善溪人何良五,名文业,字德基,“不乐仕进,遨游山水。慕萧山之风景,择土地之平旷,遂卜筑于锦山之阳,为铜埠第一始祖。” 善溪何姓第1世祖名何仕龙,排行万四。南宋·德佑年间(1275-1276)为成忠郎,率子何嵩抵御金兵。父子双双为国捐躯。何良五为善溪何姓第11世。铜埠12世何异兰,字周木,号锦山,清朝乾隆四十年(1775)在武科殿试中,得中二甲第一名传胪。这是萧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武传胪。他历任御前侍卫、山东台庄参将,43岁时卒于任所。何异兰聪明好学,“十余岁即工吟咏,精书法,尤善骑射。”当时的朝廷大臣,赞他是一员“文采风流之儒将”。何异兰的第二个儿子何炤,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的乡试中,得中武举人。可惜何氏武学没有传承下来。今天何童埠村中,没有一个是懂武和习武的人! 铜埠何姓人,今已蕃衍至23、24世,有400多人。同镇的后马湖、溪河村、戴家山、墙头以及临浦镇的沃山何的何姓人,都是从铜埠分迁出去的。 (原载1999年1月12日《萧山日报》)

何童埠

今戴村镇何童埠村,古称何铜埠。
该村“何”为主姓。
何世祥,诸暨县学正何渠次子,字端正,太学生,世居诸暨善溪。世祥子良五,讳文业,字德基,乡大宾,“不求仕进,遨游山水,慕萧山之风景,择土地之平旷,遂卜筑于锦山之阳,为铜埠第一始祖。”这是明永乐年间(1403—1424)的事。
“余族地滨江浒,素号水乡,苦碛堰未凿之前,乌伤(浦阳江)、麻溪二水合流,经于余地……商贾往来,帆经樯纬,悉于余地泊焉。”今村口两棵古樟,翠盖团团,便是当年埠头旧物。


分享按钮>>道州网推出何绍基作品集专栏
>>何山道院落成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