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风水大师 何令通

    中华何氏网 2012年6月6日 何金峰


 

安徽桐城(枞阳)青山何氏发自婺源东部的田源何氏,始祖是南唐国师何溥。

何溥,字令通(公元922—1019),号潜斋,晚号紫霞老人,是唐代益昌县令何易于的第五代孙子,其祖上从庐江迁居河南颍阴县(今属漯河市)。

国师公出仕先任南唐史院编修,后拜国师。国师公因强谏,触犯皇上,贬官为海宁(今休宁)县令。为避新安江水患,令通公率领百姓将县址迁到高处。等到城墙筑好后,令通公见婺源东部的芙蓉峰风景秀丽,即挂印而去,结茅隐居在那儿,享年98岁。著成《铁弹子》、《灵城精义》(明代刘基为此书详细注释,《四库全书》收录)等著作传世。
令通公夫人程氏,卒于金陵。子闰公(公元946—1037),当父亲贬官(公元956年)之后,秉承父命即回河南颍阴。到开宝元年(公元968年),闰公自颍阴往海宁探望父亲,父子欢会于芙蓉峰上。开宝五年(公元972),令通公携闰公之手,东望田源美景,就指导规划,闰公就建房居住下来。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闰公长子何益(字逊之)奉母雷、妻卢氏到婺源,三代聚会,田源之何肇始矣。直系世系如下:令通公生闰公,闰生晦之公显(闰公幼子);显生三公彬;彬生九公义;义生六公乐;乐生十五公叔强;叔强生七公希元;希元生四公士仁;士仁生五公隆;隆生十八公蕙;蕙生?公;?生重八公伯荣;伯荣生秀三公峻;峻生鼎,鼎是为荣三公,在田源是十五世孙,迁枞阳(旧籍桐城南乡)青山,是青山何氏始祖

何 溥:字令通,何执中祖父。试礼部第一名,为南唐国师(约公元937—1019年间人),广顺元年(951年)八月十六日,和政和二年壬辰(1112年)皇帝有给“南唐国师何令通诏命”圣旨:简简古古,与众不同;大事言之,必尽其忠。大政行之,必合乎中;晚明仙术,驾鹤腾空。世莫之知,曷能是从;惟尔何公,人中之龙。古今书史,廉不精通。

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
江湾镇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部,背倚雄伟秀丽的灵山余脉,静卧后龙山怀抱,前有攸山高耸,一前一后成为江湾的天然屏障。古代的江湾,是婺源通往徽州府陆路要冲,江湾现代交通主要依靠省际沥青公路婺(源)——休(宁)线。距县城紫阳镇28公里,瓷都景德镇89公里,国家风景名胜区三青山63公里,安徽黄山市90公里。陆路还建有旃坑、晓起、湖山等三条要道进出江湾。

江湾建村于隋末唐初,最早迁此聚居的为鲍、藤、叶、戴、何诸姓。北宋元丰二年(1079),“萧江”第八世祖江敌迁至江湾,子孙很快繁衍成巨族,现村中有2700余人,70%均为江姓。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通往皖、浙、赣的交通要道,正是由于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江湾在千余年里,由一个防御型村落发展成为一个经贸繁荣,群贤辈出,钟灵毓秀的千年名镇。

后龙山,由灵山迤逦而来,方圆达五百余亩。远望后龙,如一条头朝东、尾摆西的活龙,形象十分生动。北宋初年,南唐国师何溥(字令通)因得罪皇帝遭贬,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到灵山隐居。何令通与萧江六世祖江文采来往甚笃,江文采曾赠地50亩,为其在灵山修建碧云庵。为了感谢江文采,何令通决定为他选择了江湾这个好阳基地。何令通认为,江湾这个地方,非常有利一于宗族的繁衍发展,并指点将后龙山与笔尖之间的缺口填补上,以接通龙脉;然后在上街村外沿河修筑一条坚固的拦河坝,逼使河道南移北拐;最后在村的四周栽上5棵樟树呈梅花状,护守阳基吉地,并在村内开凿两口水井,以制服对岸山脊“火”峰。 最后这里后人——江泽民成了国家主席。


分享按钮>>2012金星凌日 何亲 不容错过哦
>>何氏族人争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