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网新闻】辽宁两支曹操后人聚首 皆浓眉大眼长得连相

    中华曹氏网 2013年11月25日 辽沈晚报


 





东汉末年,硝烟弥漫,曹操以其过人的才智、胸怀,统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昨日,作为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后人的两个分支,丹东、铁岭曹操后裔在辽沈晚报见面,同宗血脉的亲人从此不再陌生。

  曹魏先祖、《红楼梦》、修缮家族大谱……两家人一见面便有聊不完的话题,由于地域、文化等不同,多数时候,两家人的观点存在着差异。

  “我们都是曹操后人,是一家人,亲情是抹不掉的。不管先祖有多荣耀,《红楼梦》究竟写了些什么,曹雪芹到底是哪支的,我们这些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为社会作出贡献,不能辜负先祖。”

  昨日10时,来自丹东、铁岭的曹操后裔在辽沈晚报见面,浓眉大眼是曹家人的共同之处。

  研究《红楼梦》20多年,来自丹东的曹祖义对铁岭可谓是感情深厚。见到自己的1800多年前的同宗亲属,他备感亲切。

  两家人见面的情感十分微妙,虽说同是曹操后人,但用“陌生”来形容两家人最恰当不过了。

  然而,血浓于水,相同的基因,两家人的热情瞬间打破了尴尬的局面,在会场上,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观点争辩


  祖先的功绩都已成为过去

  丹东曹祖义:

  复旦大学已经确定了曹操后裔的9个分支,这9家人便是一宗之脉。由辽沈晚报牵线,辽宁境内的两支曹操后裔见面交流,对于曹氏家族而言是个好事。看到了铁岭的同胞,我心里非常高兴。

  如今,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已经把我们曹操后裔推到了风口浪尖,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来探讨。不论是什么问题,通过这次见面,丹东曹家和铁岭曹家就是族人了,以后我们要互相联系,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总而言之,亲情是抹不掉的,如果条件成熟,我希望两家人可以共同修缮家族大谱,把全国9支曹操后裔紧密联系在一起。

  铁岭曹国平:

  曹操在历史上被称为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作为他的后人,今天能够相聚在一起,是非常难得的,这在全国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通过新闻媒体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这里面要感谢辽沈晚报做出的努力。

  无论祖先有什么样的功绩或者说多么出名,但那都已经成为过去。作为后人,我们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在现今的社会中,做出我们应该做出的那份贡献。

  如何判断自己是曹操后人

  丹东曹祖义:

  家族中口口相传我们就是曹操后人,后通过对家谱及红楼梦的研究,我对此更加深信不疑。DNA检测可以说只是侧证,我自告奋勇,前往上海。

  我曾说过,“我是正宗的曹操后人,如果验了不是,那就重新验”,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我是疯子,但结果证明我并非如此。

  铁岭曹国平:

  当时一共参与采血的有五个人,是腰堡镇曹姓的三支。通过DNA确定了相同血脉,都是曹操的后人。

  如何认定自己是曹丕后人

  铁岭曹强:

  根据记载,曹雪芹好友敦诚在《四松堂集》中《寄怀曹雪芹霑》中有一句“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敦诚是努尔哈赤的后代,是皇族,了解曹雪芹的家世渊源,这里面点出了曹雪芹是曹霸的后人。

  而曹霸,在唐代诗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还有《历代名画记》中“曹霸,魏曹髦之后”,证明了曹雪芹就是曹丕之后。

  根据考证,曹雪芹的第九世祖与铁岭曹氏家族祖先交叉,曹雪芹与铁岭曹家拥有共同祖先。从这个角度来说,铁岭曹氏家族也是曹丕后人。

  目前,支持铁岭曹家是曹植后人的,只有复旦大学。但是,我们铁岭曹家并不认可。

  东曹传勇:

  先辈们曾说我们是曹髦后人,曹髦乃曹丕之孙,不仅如此,家族谱联的范字中体现了我们是皇族后裔,“锡雨龙山宗贝延”其中的“龙、宗、延”证明祖上有人当过皇帝。

  曹髦在位7年,死亡时刚20岁,由此后人规定,家族的范字20代一换,我也曾联系过全国各地的曹氏家族,像我们家这样的范字规律很少。

  两支曹氏后人将重修家族大谱

  今年78岁的曹忠本老人表示,俗话说,桃不亲姓亲,如今,丹东、铁岭两支曹姓族人聚在一起,是好事,是幸事,要为同宗曹氏家族做出表率。

  对此,曹祖义认为,两家人已经相见,就有义务承担起重修家族大谱的责任,不过,这对于两家人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曹祖义说,从复原的家谱上看,曹雪芹家和曹祖义的亲宗辽宁大孤山曹家在起名范字上是一脉相承的,这证明曹雪芹与丹东曹操后裔是同宗谱的本家人。

  除丹东、铁岭两支曹操以外,来自沈阳、海城的曹姓人同样参加了此次见面会,并有意愿帮助两家重修家族大谱。

  来自海城的曹震表示,根据记载,辽宁海城曹氏族人是顺治2年(1658年)移居到此。大约有七八百人,海城曹氏距离丹东最近。

  而曹震之前在省农科院研究院工作,同时也是《中华百家姓氏通鉴、曹氏卷》副主编,他希望可以做个《辽宁曹氏通鉴》,整理出辽宁的曹氏家族谱。根据这个家族谱,派出辈分。

  辽宁曹氏后人去复旦大学验血

  来自沈阳的曹铁城祖先是山东过来的,最后落脚到沈阳新民。另外两支就找不到了。他建议,到南方看看,根据其他曹操后裔的族谱和辽宁现有的族谱资料,进行整合、抢救,把辽宁曹氏家族谱整理出来。“我是非常注重感情的,无论我是否是曹操的后人,今天在这里相聚,我觉得都是缘分。”曹征上周一去的复旦大学进行验血,结果在两个月后才能出来,他表示,自己也不能判断自己是否是曹操后人,抓紧时间去做,机会难得。

  曹祖义表示,其他有家谱证明是曹魏后裔,但DNA不同,这样的曹家人不管是过继抱养的,还是赐姓的等原因,都应以曹魏旁系族人相称,“他们可以永远承袭曹魏宗祠,这也是他们的归宿。一旦日后修曹魏大谱,应一并收录。”

  后人眼中的曹操


  一提到白脸就想到曹操这不理性

  曹忠本:曹操的历史功勋和历史地位。一提到白脸,可能想到的就是曹操,历史上存在不公平的对待。可能提前200年提曹操,都认为他是坏人。现在我们又说他好,这是我们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理性的。

  曹操名言很多,其中一句“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都说是曹操说的,但我想,作为那么大的政治家,做了坏事怎么可能到处宣扬。所以,看待问题还需要历史的去看。

  《三国演义》给曹操贴上“奸诈”的标签

  曹祖义:《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尊刘贬曹”的意味太过浓重,有很多情节是作者有意杜撰的,不能因此否定我们的先祖。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仅统一了北方,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另一层面上讲,如果不能称曹操为文学家,他至少是一位诗人,曹操的文学作品是给后人留下的财富。

  曹氏家族能人辈出,曹霸、曹雪芹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先辈们宽广的胸襟值得我们去学习发扬。

  曹魏后人全国分布情况

  丹东曹氏来源:

  辽宁东港曹家曹宗政,曹宗孔兄弟二人于康熙五十年期间迁徙辽宁。兄长宗政落户大孤山达子营。弟弟落户岫岩房身沟。

  丹东东港大孤山镇曹氏家族在唐朝时有四川迁入小云南,后经广西到达山东宁海州。 300年前丹东曹氏先辈就生活在山东威海乳山。

  根据丹东曹氏家谱中有记载,“吾曹氏原籍四川小云南人氏后,又原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人氏”。

  康熙五十年间,丹东曹氏家族从山东宁海州河南村迁往岫岩、大孤山。

  目前,丹东东港大孤山曹氏家族遍布东港各地,仅东港地区,曹操后裔至少在2000人以上。

  铁岭曹氏来源:

  铁岭腰堡镇曹氏家族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丰润迁入。 最早追溯到曹端广,其子曹骏镇守金州(明代铁岭凡河一代),其孙曹广官拜开原参将,三品官职,镇守辽北。经历了景泰、天顺、成化三个时期。

  当时的曹氏与当地李氏家族多次联姻(李氏就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曹氏成为当地巨族。

  1618年,清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攻占铁岭城南十五城堡,其中包括腰堡、凡河、心台子一带。腰堡曹世轩与其子曹振彦被俘后归旗,随清兵迁离腰堡镇。当时一部分没有被掳走的人再次回到了腰堡。

  铁岭曹氏族人与曹雪芹应该是近亲属关系。也就是以曹雪芹为基础往上推算,大约在曹雪芹的第九世祖与铁岭曹氏家族祖先交叉,曹雪芹与铁岭曹家拥有共同祖先。

  目前,铁岭县腰堡镇曹氏族人42人,铁岭市曹姓族人不少于500人。

  文学史上的曹操


  《诗经》后四言诗无出其右

  辽宁大学文学院毕宝魁教授称,自《诗经》之后,四言诗中曹操写得最好。虽然当时很多人写四言诗,但没一个能超过曹操,他的诗“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毕宝魁评价,曹操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他的诗以通透、清新见长,直抒胸臆的东西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他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曹操的散文《让县自命本志令》,文章简约而严明,写的非常好。

  南北朝钟嵘的《诗品》曾评论此三人的水平,并将曹植列为“上品”,极尽溢美之辞,曹丕为“中品”,曹操则为“下品”。对此,毕宝魁表示《诗品》一书有其局限性,那个时代品诗看的是辞藻华丽,过于追求形式主义,比如陶渊明的诗在《诗品》中也被定为“中品”。气韵风骨见长的曹操在《诗品》时代没有得到中肯的评价,曹操诗中多反映时代动乱、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功业的追求。

  对于曹操其人,毕宝魁认为,应该多从积极的角度去评价,“至于小说形象,那是另外的事情。”

  辽宁大学文学院毕宝魁教授

  曹操就这样从“正统帝王”变成“乱世奸雄”

  中国社科院文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马昕

  定位:正统帝王

  来源:正史 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把曹操作为正统的帝王,从正面角度描写。而刘备、孙权则是作为地方割据的伪政权。

  但由于陈寿著《三国志》离三国时期比较近,很多材料还没有整理、他看不到,所以《三国志》内容不是很丰富,记载简略。

  丰富:小字叫“阿瞒”

  来源:南北朝 裴松之《三国志注》

  大量征引,裴松之的注文共达36.7万余字,比陈寿正文的32万余字多出八分之一,材料更丰富。

  裴注吸收了南北朝小说中的内容,披露出关于曹操很多新的内容,比如曹操小字阿瞒,还有他小时候干的一些缺德事儿。

  转折:虚构“七十二疑冢”

  因为宋代饱受北方少数民族侵害,汉民族“兴复汉室”的心理很强大,这一时期刘备从地方伪政权变成一个正面的血统。

  曹操的一些反面材料被不断的挖掘、放大,变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反面形象。

  曹操的反面形象是宋代出现的,其中一些是把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反面内容强化,另一方面是凭空想象出来一些表现曹操奸诈的材料,俗文学中虚构了“七十二疑冢”,来丑化曹操的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下葬时为防人盗掘,便建造了七十二座疑冢。这一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七十二疑冢”之说是直到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宋以前的传世文献以及出土的《鲁潜墓志》中均对曹操墓的位置有着明确记载。

  演义:终成“乱世奸雄”

  来源:《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材料是世代累积的,从宋话本开始,直到元末明初罗贯中成书。

  俗文学中曹操形象始于宋代,至《三国演义》广为流传,曹操变成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张茉 04、05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王琦、首席记者赵天乙采写

  本版图片由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曲值摄

  小贴士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间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曹操诗歌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




分享按钮>>燕氏名人故地(7):陕西宝鸡千阳
>>【鲍氏网新闻】《美哉鲍山》书画展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