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古商群芳.

    中华鲍氏网 2018年7月7日 鲍振华



古商群芳(《鲍商》序)

                            鲍振华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鼎盛局面,无不是与繁华的商业相伴而来。每一次朝代的更替,无不换来在一定时间内政局安宁、商业兴旺和发展。古商群芳、商帮无限。在中国商务活动中浓墨色彩最多描写的是:晋、徽、鲁、浙、粤商帮。

 鲍氏祖先在近古时代(公元前1000年前后),是以“商人”为第一职业,前文提到:从“鞄”字延伸演化到“鲍”字的历史,就是“鲍商”的创业史。在中国历史上,能以姓氏而演绎成为专属商业名称唯有“鲍商”。其他商帮是在“鲍商”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发展扩大到地域商帮。这样说“鲍商”是他们的先躯和源泉,而商祖叔牙公所倡导的“商业诚信”已成为中国商道的原始基因。

 一、姓氏“鲍商“拓展成地域“徽商”

 鲍商最初的商业范围仅限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多以皮革制造、贩运为营销范围,并从北方向南方推进,直到东南沿海。在此推进过程中,曾在淮北平原繁养生息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

 淮北大平原,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江湖襟地、沃野千里。

 淮南就是闻名中外的徽州地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 ,迫使该地区人们背井离乡,以贾代耕,走出山区,另辟新路。明人王世贞言:“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

 中国有句俗话说:“无徽不成镇”。那是说:一个地方如果

 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只能是个村落。徽州人进来了,他们就开始建店铺,办作坊,然后逐渐扩张,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徽州地区无数个谋生的小群体与南下迁徙的“鲍商”慢慢融合,组成地域性的“徽商”帮。

 二、至少说明三个基本事实:

 1.自然融合是生存环境改变所决定的。

 2.该群体具有灵活的商业适应能力。

 3.具有鲜明的宗族和乡党观念。

 总之,这一群体活得真实、纯朴,最接近土地和商业传播;聚集财富与繁华,泪水和欢笑。

 江淮之间有天下奇美秀丽的黄山、灵动人间的九华山,还有顶天立地的天柱山。正所谓扼守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既是我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腹地的过度地带,又是南北商旅的辐辏通衢,联系中原与江南的必经之地。叔牙与管仲在春秋战国年代(公元前640年前后)就是出生在安徽颖上县(今安徽阜阳市东北),从小他们就在黄河中下游一带闯荡江湖,从事最早盛行的贩运商行,即今天的流通领域。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告别父老乡亲,北上齐国,辅助春秋首霸。而叔牙公倡导的“商业诚信”逐渐成为中国商道的理论基础和原始基因。

 经过岁月的洗涤,“徽州府”逐渐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经济文化中心。至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北方富族、大族南迁新安,极大的推动徽州地区的发展,为徽州人经商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南宋以后,徽州人走出徽州,足迹全国,远的甚至到了日本、东南亚等地经商。

 繁荣富庶的古徽州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以德经商、以德育人”“诚信之义”为重要内涵的“鲍商”逐渐被徽州地区广大商人和民众所接受,逐渐演变成地域性“徽商”的行为准则。徽商另一个特色“贾而好儒”,“贾者力生,儒者力学”。取得“贾为厚利,儒为名享”的功效。总之徽州是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商业繁华,财富聚集,文风昌盛,人才辈出。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