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氏宗族历史名人精英简介

    中华岑氏网 2012年7月10日 岑进亭


汉朝,征南大将军武阴侯——岑彭。

岑彭,字君然,河南省南阳市棘阳县人。根据现在考察,南阳新野县庙头村是岑彭的故居出生地。岑彭的父亲是谁现已无法考究,母亲姓杜。岑彭出身富裕之家,王莽时,岑彭已是棘阳县的县长。汉朝立国后,派兵攻打(相当于解放)棘阳。岑彭率将士顽强抵抗,汉兵攻了数月也攻不破,直至城中粮尽,人食人的绝境下,岑彭才投降。汉将欲杀岑彭,幸有大司徒伯升说:岑彭是本县县长,执心坚守,是忠节军臣,今汉欲平天下,应当表彰义士,不如加以封爵为汉朝廷任职。后封岑彭为归德侯,令属伯升。汉军命岑彭出兵打败王莽统辖的淮阳,岑彭被封为颖州太守。后来又先后说降了吕植等县令,岑彭被升为刺奸大将军。汉朝光武帝即位,封岑彭为廷尉,归德候不变,行大将军事。这样,岑彭便成为汉朝的一位大将军。

汉朝廷军继续攻打河南洛阳,洛阳守将朱鲔坚守数月。光武帝派岑彭去说降朱鲔。武帝说,只要朱鲔投降,不杀,还保留原职管辖洛阳。朱鲔不信,并且说,我放下一条绳子,如果岑彭敢爬绳子上城楼来才相信。岑彭毫不犹豫,立刻爬绳上城,朱鲔深信岑彭的诚意,于是开城门受降。建武二年,朝廷又命岑彭攻打湖北荆州、下毕、叶县等十余城。当时,南方各地多有反汉势力割据。岑彭受命,先后打败了秦丰、董掀等,至此,洛阳,南阳诸群归属汉朝廷。

中原归汉后,南方各地、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苍梧、交趾等相继降汉。光武八年,岑彭受命征蜀。首先攻下天水,后攻破平曲、武阳等地,直指成都。此时,岑彭的营地名曰彭亡(村庄名),岑彭闻而恶之,意识到对已不吉利。果然,当晚有蜀军刺客诈降。岑彭迎降,刺客突风飞刀刺杀了岑彭。岑彭军士为了为将军报仇,更加奋勇杀敌,直驱武阳。汉军在攻打四川途中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受四川人民欢迎,许多老百姓送牛送猪,送粮送菜给岑彭军了,岑彭的军队都谢而不收。(当时四川的)邛谷王知道岑彭的威望,带文武官员到数十里外迎接汉军。至此,四川也归属了汉朝。岑彭殉难后,光武帝加溢壮侯。四川人民敬仰岑彭将军,于是在武阳建岑彭庙,常年奉香拜蔼。后在凌云阁为功臣绘像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笔者根据原书中的线条画加以放大再绘成彩色画像,现已刊登在《广西岑氏族谱》首页)。

岑彭祖殉难后葬在四川成都东郊华阳县(现叫双流县)东宁寺旁边。岑毓英任云贵都督时,出资委托四川宗亲岑某某(其名暂时查待)主持修建立碑。墓框用石砖砌成。据说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该山坡建柑橙果园,石砖被折去架桥了,石碑也不知掉在什么地方了。2008年,该果园又划为工业开发区。香港、广东、广西、河南、浙江等地岑氏宗亲代表,前往成都把岑彭祖移迁回河南省新野县下庙村,重建新墓,以妥英灵,供岑氏后人拜蔼。

 

唐朝,一朝三相——岑文本、岑长倩、岑羲。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其祖公名曰善方,后任职于梁朝史部尚书,其父名曰之象,仕隋朝邯郸令。岑文本自小聪明,善文辞。最早官职为中书侍郎,主文记。后兼直中书省。由于岑文本的奏文写得好,被皇帝授为侍郎,专典机要。文本当宰相后,清廉俭朴。时朝廷大兴土木兴建新官府宅,岑文本力柬规劝。建好后,许多宰相大臣都搬进了豪华的新府,惟有岑文本一直住在原来的破旧房子里。皇帝知后,多次叫岑文本搬入新府仍不搬家。岑文本对皇帝说:现在许多穷人连衣食都没有,臣不该住新府。皇帝很感动说,真是难得的清廉大臣啊!后来,岑文本随皇帝去辽东征讨,途中至幽州,岑文本突然暴病,皇帝去看望不禁流泪痛哭。岑文本早逝,享年五十一岁,陪葬昭陵。江泽文总书记在一次中共高级干部会议中,引用了廉政宰相岑文本的例子,号召共产党干部要廉政为民。岑文本还是个孝子。对他的母亲尽忠尽孝,对他的弟弟也关怀备致。岑文本,为国为民为家忠孝双全。

 

岑长倩,岑文叔长子,唐垂拱初(公元685年—688年)拜文昌右相,封邓国公。武则天擅位后,加封特进辅国大将军,寻罢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奉命出征吐蕃,未到目的地,被朝廷召回,被奸臣来俊诬陷,皇帝赐死。唐睿宗登位后,给岑长倩平反,追复官职,备礼改葬。岑长倩生五个儿子,都被赐死,均失名。

岑羲,字伯华,岑曼倩第四子。在唐朝为官,最初是太子中允陕州刺史,后升中书舍人,擢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侍中,封南阳郡公,唐中宗、睿宗时为宰相。生一子,叫岑敷。岑羲被太平公主以谋逆罪所诛。

一朝三相,出于岑氏,流芳千古。

 

岑参,号嘉州,岑文本的后人。少孤贫,笃学(贫穷好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任命为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要,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后入为太子中书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四川南溪县的九龙滩有岑参公祠,四川多个县岑氏子孙立为始祖。岑参的诗辞意境清澈,廻拔清秀,多出佳境,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皆竞传写,被誉为边塞大诗人,有《岑嘉州诗集》八卷传世,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同为唐朝伟大诗人。关于岑参的诗辞的考究将另文作介。

 

岑仲淑,字蕰山,岑世衡次子。原籍浙江。宋朝进士第。宋皇佑元年(1049),官大理评事,寻拜总管郎将,后晋迁武威大将军。是年九月,(今广西)广源州侬智高反寇邕州(今南宁),由桂西向粤东扩暴迫近广州,宋朝廷派枢密副使狄青督军讨之。岑仲淑随狄青南征,善医,有谋略,为狄青出谋献策,起到军师作用。侬智高逆反被平息后,狄青回朝奏主,说岑仲淑有功劳,又深受南人喜爱,于是朝廷命岑仲淑留在广西镇抚邕州,开辟土地,都督三江诸州兵马事。以功晋金紫光禄大夫,授殿前麒麟武卫怀远大将军,沿边溪洞军民安抚使。卒赠粤国公。可见岑仲淑在宋代功盖天下。岑仲淑的后人世袭桂西各府,成为广西,岑氏始祖。岑仲淑灵墓在宾阳市西郊卡墨村石合岭,族人于2008年重新大修立碑,供族人蔼拜。

 

元朝,岑世兴,岑雄长子,袭父职,屡平峒蛮,元朝泰定元年(1324)十二月癸丑朔以功加为怀远大将军,授援边溪洞军民安抚使,佩虎符。乃来安路总督。二年九月己未上书请置蒙古人监二官,诏优从之。致和元年复进统兵万户府,领征西红胖袄军。天历至顺(1328—1332)间,屡遣弟世元入贡方物,赏赐有差,先是皇庆二年(1313),具题以四子分驻四路,曰,田州路,曰思恩路,曰泗城路,曰镇安路。延祐元年(1314)报可,给予官带印绶,遂世袭焉。配甘氏,生子五:长贴木儿,次阿刺兰,三子阿刺辛,四子不花乜仙。

 

明朝,抗倭寇巾帼英雄岑氏瓦(瓦氏夫人)。瓦氏,壮族,明朝弘治十二年(1498)生于广西归顺州(今靖西县),是田州指挥同知岑猛的第二个妻子。她聪明伶俐,喜爱武术,常在岑猛请师教拳击剑的时候,站立一旁观望,回房后揣摩锻炼,久而久之,熟已生巧,因此她精通拳术,尤善舞剑。加上她体强力壮,智勇兼备,舞起十多斤重的长矛时轻如棍条。因岑猛被诬反对明王朝,为总督两广都御史姚镆打败,逃到归顺州,被敌人诱杀,她护理孙、曾孙承袭官职,《躬为规画,内外凛然》。

当时是明朝嘉靖六年(1527),岑猛和儿子岑邦彦死后,瓦氏养教孙岑芝成人,岑芝奉命出征海南战死,瓦氏又抚养曾孙大寿、大禄。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大举进犯江浙沿海一带。明皇朝曾派多员将帅率兵驱倭,但都无能。皇廷特命广西田州琅兵去江浙平倭寇。可是州官大寿、大禄还小,不能领兵。岑氏瓦自告奋勇奏朝愿亲自带兵。朝廷知道瓦氏有胆量、有威望,便准其所请,并授与《女官参将总兵》军衔。

瓦氏率领广西田州等多州县琅兵六千多名,经数月,跋涉数千里,到达浙江金山卫。与倭寇展开了许多次浴血奋战。瓦氏率领的琅兵是一支勇猛强悍的队伍,有勇将二十四名,其中有“三虎”、“五豹”的骁将,都是黄姓。瓦氏作战时使用双剑,神速如闪电,飞马如箭,锐不可挡。她多次被围困,但她奋力拼杀,每次都化险为夷。江南人称瓦氏是“石柱将军”。瓦氏治军有方,对士勇不许骚扰百姓,不许奸淫妇女,不许践踏禾田,不许违犯军令,瓦氏不愧为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不可多得的巾国英雄。

由于明世宗昏庸腐败,陷害忠良,瓦氏非常气愤,后率师回田州。病疫时年仅五十九岁,葬于田州县那兰村路桥。现政府拔巨款装修瓦氏墓和建瓦氏夫人纪念馆。

 

清朝,云贵总督岑毓英

岑毓英,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其祖辈为农民。岑毓英以县学《附生》身份在本籍办乡团(团练),任西乡团总职。因擒获沙匪首领,深得县府赏识,诏以县丞选用。同治三年,又因平息了迤东回族之乱,诏加布政使衔。并尝《勉勇巴图鲁》(勇士)。同治五年,云贵多处作乱,朝廷调岑毓英团练进云贵平乱有功,被赏头品顶戴。后授任云贵巡抚。同治十年,岑毓英率清军平息大理之乱,清廷赏毓英《穿黄马掛》。赏加“太子少保”,“一等轻车都慰”。同治十三年,岑毓英又粉碎英殖民组织的“探路队”。企图侵入云南的队伍。

清光绪五年,岑毓英被皇帝召进京,后旨授贵州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后日本侵入琉球台湾,朝廷速调岑毓英任福建巡抚,督办台湾防务。光绪八年,岑毓英升任云贵总督。第二年法国殖民者并吞越南,朝廷应越南请求,派岑毓英率清军援越抗法,他与黑旗军联合顽强抗击法军。光绪十一年清政府与法殖民者和谈停战,双方界定边界。毓英公在任云贵总督期间还做了许多善事。

光绪十五年,五月八日岑毓英病逝于昆明。清廷赐太子太傅溢号襄勤,灵柩送至桂林尧山安葬。遗作有《岑襄勤奏稿》。1984年桂林市人民政府将岑毓英公陵园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为毓英公逝世百年,其海内外的裔族亲戚好友相约到桂林,举行盛大谒陵纪念活动。

 

清朝、两广总督岑春煊。

岑春煊,原名春泽,字云阶,号馥堂。清云贵总督岑毓英第三子,广西西林那劳村人。时人称“岑西林”,晚年自号炯堂老人。

春煊公青少年时,先后在昆明、桂林读书,十九岁进京,以国学生加捐,签分工部,带职走读于李芯门下。光绪十一年中举人。父岑毓英死后,清廷授其“五品京堂候补”,又授予光禄寺少卿,不久又升太仆寺少卿,署大理寺正卿。

1894年,中日甲战争爆发,岑春煊请赴前线抗日,由于清廷腐败,清政府因此战败,岑春煊回桂林养病。此后,以康有为为首进行维新变革,岑春煊因送弟春荫进京赴考,受皇帝召见,面奏皇上治国思想和主张,得皇帝赏识破格提任广东布政使,春煊公到广东后上疏参劾道员王有善,但两广总督谭促麟不依,朝廷把春煊改任甘肃布政使。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英、法、德、日等帝国主义为保护在华利益,大举入侵中国。八国联军包围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慌忙西逃。岑毓英闻讯,立刻从甘肃率步兵、骑兵两千余人,赶赴北京护驾,一路上大献殷勤,通宵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站岗守卫。直送至西安,慈禧十分感激,委春煊为前路粮台总办,不久又赏头品顶戴并授陕西巡抚职。

1901年,岑春煊调任山西巡抚,他配合八军联军镇压义和团,保护清皇朝。直到李鸿章与八国联军签订《辛酉条约》,中国割地赔款,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才从西安回北京。慈禧太后命岑春煊随驾入都,赐紫禁城骑马,赏黄马褂。

1902年、岑春煊被调任广东巡抚,因四川爆发义和团,岑春煊又被调去四川当巡抚,镇压义和团。

1903年清廷任命岑春煊任两广总督,兼督办广西军务。春煊公调动两广、两湖、云贵、福建清军肃清十万大山,大滕夹,四十八洞,柳庆一带及滇黔桂三省边界不法分子作乱。春煊公被封:“太子太保”衔。慈禧太后御笔亲赐《松鹤》等匾。县挂于西林祖屋“宫保府”大堂内。

岑春煊任西广总督期间,极力推行新政,大办兴办学校,训练新军,强加南海防线等,贡献也很大。岑春煊在两广的势力日趋强大,引起了朝廷当权派庆亲王奕匡与袁世凯的嫉恨。奕袁合谋陷害春煊,先后调春煊去云南、四川,春煊公不上任,结果被罢去总督职。

1911年、四川发生铁路风潮,清朝廷被迫又派岑春煊去查办。但遭到阻力,且爆发武昌起义。岑春煊辞职回上海。向朝廷提出共和政法治。

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当了大总统。袁世凯命春煊举兵入闽,驱逐了以彭寿松为首的福建同盟会。岑春煊借此重振自己的势力。1913年、袁世凯又派岑春煊为粤汉铁路督办。袁假说给春煊兵2万。但后来不给一兵一卒。岑春煊与袁世凯决裂。岑春煊加入国民党。同年参加孙中山发动的讨袁运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岑春煊被通辑,经香港去南洋,在南洋住了三年。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孙中山在上海组织海军起义。云南、广西相应也组织讨袁军,邀岑春煊回国。岑春煊回广东肇庆成立两广军都司令部,推举春煊为都司令。不久又成立军务院,岑春煊被推任副抚军长,这样,云南、两广队伍会编成护国军,北伐讨袁。6月、袁世凯在忧困中死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下令南北议和。随着南北妥协,7月、肇庆军务宣布撤销。春煊公回上海偶居。10月10日双十节,北京政府为了粉饰全国统一,大授勋位,春煊公、陆荣廷等受授勋一位,岑春煊成为《再造共和》的伟人。

1917年、为了反对北洋军阀,孙中山又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岑春煊又被推为军政府总裁之一。岑春煊被推为主席总裁。孙中山失去领导权后回上海,通电辞去大元帅职。但后来孙中山又回广州,组织广东省军驱逐岑春煊桂系军,於是又爆发粤桂战争,以广西失败而告终。于是岑春煊通电辞职,退出政坛军界,回上海闲居。

岑春煊晚年,国家处于内扰外患,他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他在上海创办《襄勤大学》,同时把桂林雁山公园改为《西林公园》捐给政府。(解放后作桂林军分区用)。日本侵华战争中,岑春煊捐助十九路军三万银元,支持抗日,表示他的爱国行动。

1933年4月27日,岑春煊在上海病逝。葬在上海某公墓里。生前著有自传稿《乐斋漫笔》。岑春煊有七个儿子,四个女儿。有些在美国,有些在香港,岑德美是他的小女儿,已病逝。

岑春煊被称为华南虎,袁世凯被称为东北虎,“南岑北袁”,两虎相争。最终为国民党蒋介石独裁统治中国。

 


分享按钮>>谈氏总谱谈氏共祖人物公示
>>岑氏宗族历史文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