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部落的产生        

    中华罗氏网 2009年2月6日 罗玉艳


三皇”之首伏羲氏与句芒发明罗网的传说,与我国原始社会中狩猎经济的历史发展状况是吻合的。
母系氏族发展时期,虽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况,但由于这两大经济部门还处在原始阶段,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古老的采集和狩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狩猎随着工具和技术的改进而发展。对于大的动物,多采取火围、陷阱、驱人栅栏的方法,对于鸟类则用网套、鸟媒和滚龙。
从考古发现看,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仰韶文化,彩陶图案中出现了许多网纹,在西安半坡等遗址里还曾出土过一些带有布纹的陶片、陶钵,说明在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很普遍地使用麻网、麻布这类织品了。
从民族学看,在苗族、瑶族、侗族和壮族地区除流行用陷阱猎捕大型动物外,还用网来捕鸟。这种网与捕鱼的挂网相同,捕鸟时,将其垂直挂在鸟群经常飞越的地方,鸟头钻进网套而不能出。贵州苗族的鸟网,两端为木杆,插在地上,每排有18个套。云南傣族的一种鸟套,则是在树上拴根长绳,绳上每半米拴条活套,然后铺设在地上,撒饵套鸟。凉山彝族则使用“鸟媒”的方法来网鸟:每逢清明到农历六月,就将人工饲养的雌性鸡媒带进山林,逗引鸡媒鸣啼,招引山上的野公鸡前来争斗,穿着草衣蹲在一旁的猎人就伺机捉住或用网扣住它们。不少民族称狩猎是“打围子”、“赶山”,这其实是集体用网围赶鸟兽的活动。如内蒙古东部的虎尔哈部,就是以打鸟雀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一个部落。“虎尔哈”,意为“大围网”,是用来打鸟雀的马尾套子。直到清代中叶,虎尔哈部还保持用大围网捕捉鸟雀的方法。
原始社会里,有的部落靠捕鸟来维持生活。以后,善于制造罗网,并用来罗捕飞鸟的部落,就被称为“罗”。这个罗部落,便是罗姓的最初先民。这个罗部落,相传是夏商时代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大概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35里)的时候,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280里的罗山。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罗山,在(罗山)县南十里,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罗山县的命名,并非小罗山的“峰峦环抱”,而是因罗部落最早活动于这一带地方而得名。大罗山亦同样因此而得名。
《左传·昭公五年》载:“楚子以驷至于罗油”。又说:“吴败楚于鹊岸,楚子济于罗油”,次于莱山。俞正燮在《癸已存稿》中
认为罗山就是古罗油,为古罗人活动之地。所谓罗油即罗山之东的竹竿河,古名谷水,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人淮水。大小罗山正位于大批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鸟站,是罗人以罗网捕鸟最优越的地方。
民国时期,这个地方仍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在袒露的山冈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四周再架起围网。那成千上万的飞鸟,纷纷朝着篝火猛扑俯冲而产,都撞落在篝火四周,大多数都羽落翅折头破血流,或死或伤。没有死伤的,则被火光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四周乱窜,结果都撞入预设的大围网之中。篝火周围铺起一层厚厚的鸟体,个别振翅欲飞的鸟,也被农民用棍棒击落在地。人们往往满载而归,享受着这美味佳肴。近代尚且如此,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人烟稀少,森林更加稠密,鸟类更为繁多,罗人捕鸟的收获自然就会更多。鸟肉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或说人们季节性地用鸟肉来维持生活,这应该是当时的事实。
罗部落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田与罗山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密集的地方,也成了罗人围猎鸟兽的理想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代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残余势力范围的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的北面(今甘肃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白眉初《秦陇羌蜀四省志》载:“罗水出子午岭,西流至陕西9p县,会泾水”。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水多以罗为名。这个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邰(音宾)地北部,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为抵抗殷人而联合在一起。
另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音班)、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意思是说:灵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药物,巫咸、巫彭、巫罗等10个巫师都在这里上天下地。这“巫罗”应当是罗部落的首领女巫师,与巫彭(住在古彭阳县,今甘肃庆阳县南彭水一带)相近。


分享按钮>>罗成的先祖及源流       
>>【安姓博导名人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导安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