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振英:陶瓷釉下绘丹青

    中华郝氏网 2012年7月16日 郝乐乐


以画入瓷、瓷画相融,美轮美奂的陶瓷艺术令人享受。但更能冲击我们内心的,是那种汇古融今,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

▼富贵牡丹(获奖作品)本报记者 吕永清/文 曹东宇/图

花红叶绿,柔润媲玉,清香四溢,蝶儿翩飞,即使置身其中也难尽其兴……这在绿影花丛之中才有的景致,如今被以笔墨之美的典雅绘以陶瓷大盘之上。

此幅名为“富贵牡丹”的陶瓷釉下20寸座盘,在今年四月份,扬州赛区举行的2012“金凤凰杯”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载誉而归。

此次奖项,对于我市陶瓷工艺今后的发展,却是弥足珍贵。

1

郝振英,是此作的设计者和制作者。

此幅“富贵牡丹”,彩绘于质地较粗的瓷骨之上,经高温定色,尔后喷釉烧制,前后需要三至四次方可成作,历时半月之久。

整体画面笔墨清新,高贵典雅;画盘相得溢彩,疏明空灵。绘于大盘之上的牡丹绿叶,线条细腻生动,色彩浓淡相宜;翩翩起

舞的蝶儿,醉香欲仙,那

种动静和谐、情景交融

之美,谁看了,都会感染

至心。

此作工艺装饰为釉

下彩绘。郝振英介绍,陶

瓷工艺装饰大致分为釉

上、釉下两大类型。而他所

采用的釉下彩绘,是其

中难度较大的一种。

简单理解,釉上

彩是先挂釉,入窑烧

制,烧好后,再上彩,

然后再次入窑烧制;

而釉下彩与之相反,

是先在半成品瓷骨

上彩绘图案后,再

挂釉,入窑烧制,烧

好的成品,表面光

亮柔和、平滑不凸

出,盘体晶莹透亮,

色彩经久不衰。

以画入瓷、瓷

画相融,其完美的

烧制方法与精巧的

画功,形成了“富贵

牡丹”特有的胎质美,工艺美、彩饰美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魅力。

2

今年53岁的郝振英,曾是宣化第二瓷厂研究所的一名职工,曾先后从事手绘、器型装饰设计工作。

在岗十年期间,数次参加“河北省陶瓷新器型、新装饰评比会”,并多次获奖。经他设计的新器型、新花面,投入大生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曾与师傅们合作完成多幅大型陶瓷壁画;还曾给我市*政*府*部门及企业单位绘画制作过出国礼品……

94年下岗后,酷爱陶瓷艺术的他,曾开过一家陶艺小作坊。2003年至今,先后应聘于山西、唐山,从事陶瓷设计、绘画工作。

此次的获奖作品 “富贵牡丹”,是郝振英从外地抽空回到宣化后,加班加点赶制而成。

3

对于郝振英此次扬州参赛获奖,张家口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高圣枝深有感触。

我市宣化是河北三大陶瓷产区之一,宣化瓷厂更是当地支柱性产业之一。可因1994年厂体变更,一大批人员陆续下岗,郝振英所在的二瓷研究所现已不复存在,大批陶瓷艺人散落民间。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转行他业,像郝振英这样,仍坚守老本行的陶瓷艺人已寥寥无几。

而作为河北另外两大陶瓷产区的唐山和邯郸,其骨质瓷和瓷州窑的发展却是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工艺大师更是享誉全国乃至世界。此间,我市宣化的陶瓷和艺人却是悄无声息,甚至随着那场“体改”早已销声匿迹。像郝振英这样懂技术、精设计的陶艺人才,却常年外流异地。

作为郝振英本人,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可苦于环境所限,他也只能在外孤军奋战,至始坚守一份至爱。

工美协会成立后,为了找到这些散落于民间的陶瓷艺人,高圣枝多次前往宣化,几经查访,终于找到了郝振英,并将其吸收为协会一员。没隔多久,郝振英便参加了此次大赛并获奖。

名人就是产业,我市的陶瓷尚在,人才资源尚在,抢救陶瓷工艺产业刻不容缓,迫在眉捷。

高圣枝急呼:眼下,我市正处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不能再让我市培养出的人才继续外流,应积极为他们创造环境、给予政策扶植,让他们尽快回到我市的文化产业中来,为我市的陶瓷艺术文化发展尽一份力。
 


分享按钮>>好地方的郝书记 郝中华
>>郝云湖:从十堰走出去的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