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家谱源流】【田氏文化】“三田”一家 · 文三篇之三 文/田启义

    中华田氏网 2023年12月16日 田启义


作者授权‘田氏文化’网络平台发布


迟到的祝福

——贺山东郓城《田氏族谱》出版

商丘·归德田氏二十二世 田启义

戊戌腊月之末,归德田氏绪科公电话通知我,郓城寄来2019年出版的《田氏族谱》,其中有赠阅与我和我胞弟田启礼各一套,我喜出望外。因天下小雨雪,启礼怕我行动不便,他一人去取。可谁知,为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都被封闭在家中,至三月“疫情”管理稍有松动,启礼便将装在印有“荆槐堂·田氏族谱·珍藏版”字样书匣内的《田氏族谱》送来。

古彤色纺丝装订线,增加其古朴典雅之韵,白底托起“田氏族谱”几个逎劲有力颜体黑字,镶嵌在海蓝色纹图、底色融为一体的纺绸缎封面之上,极具艺术性和吸引力。没等到品味艺术性极高的包装,就打开阅读。一气读完除“世系”之外的文字,深感此谱意义重大,虽属家谱之类的书籍,但是,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家谱,也不单单是一部记载郓城“如滋祖支派田氏”之始末的族谱,而是面对“如滋祖支派田氏”源于何、迁于何、今众宗亲生活于何,600余年云遮雾罩般历史的“命题”,不弃不舍,广集史料,用心评估,去伪存真,科学论证,正本清源,大胆探索,拨云见日的郓城田氏由来的优秀论文。

山东郓城田氏族人,上承孝祖先,下负责子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历尽千辛万苦,浓墨重彩,重书今日郓城《田氏族谱》,实在令人钦佩。我情不自禁地将油然而生的情感计入电脑,再打印纸质,是我拜读后的本能快速之行动。但是仍感愧疚不已——这份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祝福,来得太晚、太迟、太不近人情。

郓城2019版《田氏族谱》开篇明文,其始祖如滋祖公为今河南省商丘田老家人,郓城田氏属归德田氏一大分支——并冠“荆槐堂”堂号和“归德田氏郓城支系”之称谓。这个结论,虽然在2012年3月山东薛城《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暨首届田完文化研究会》上,山东田氏族亲代表与河南商丘田氏代表,面对双方族谱的文字记载,达成两家为“一家田氏”之共识,而且于2013年5月4日,山东田氏宗亲选派代表来商丘田老家拜祖,已正式告慰田氏先祖,在纪念这次拜祖整理的《纪念册》中的文字、图片里,已经成为山东河南两地田氏成为“一家”的佐证(注:参看《纪念册》和郓城《田氏族谱》有关引录文章、图照)。但是,为确立山东郓城和河南商丘两地田氏的关系,郓城田氏以更加慎重、隆重、庄重的形式,于2014年11月12日(农历9月20日)召开“重修族谱启动第一次会议”形成的“两家是一家”的决定,记载于《田氏族谱》之中:《郓城田氏如滋祖支派郓城田庄、程垓、东平安山湖田庄重修族谱启动第一次会议决议》,其首条“统一认识,集体行动”明文:“根据古谱记载,河南归德府田老家就是如滋祖老家,对此,一致同意,不再有任何异议。郓城田庄、程垓、东平安山湖田庄,选出部分代表,统一行动,共同参加归德府田老家于2014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一)在新修祠堂举行的拜祖大典及重修田氏先祠一期工程庆典。”

这个决议是在2014年11月12日(农历9月20日)作出,说明他们内心非常慎重、看重,在形式上又非常隆重、庄重。

围绕着这个重大决议,郓城《田氏族谱》还做出了相应的决定和表述:“据古载原始资料考,郓城田氏如滋祖十八世孙“继”字辈,为河南归德田氏二世祖仲良公十九世孙,始祖德甫公二十世孙。洎始祖德甫公上溯源流世系祥明。”这说明,郓城田氏始祖如滋公,为归德田氏二世仲良先公之子,始祖德甫公之孙。不仅使清咸丰四年首修(郓城)《田氏家谱序》中,“世祖讳如滋又从归德府迁入郓城”的记载得到衔接,而且还填补了《归德田氏家乘》中,关于仲良公“无嗣”记载之缺憾,使两支田氏族人“论理归一”——河南商丘归德田氏,为长门仲和公之后裔,山东郓城、东平等地“如滋祖支派”田氏,为二门仲良公之后裔。

历史机缘,将山东郓城与河南商丘两地田氏族亲融为一体,恢复历史上本来是一家的真实面目,实属归德田氏历史上一件惊天动地之大事,两地田氏族人应共庆之,共贺之,共记之,共念之,共遵之,共守之,以致永久。居住于河南商丘一带的归德田氏族人,应积极作出与此相应的对称性的反应,包括以后续修《归德田氏家乘》等相关重大活动中,应该有明确文字记载。说到此,又回到前面的思想:晚矣,只能有情后补啦。

郓城田氏族亲的本次修谱,对商丘归德田氏“关系考证与确立”持慎重科学态度,“卷二”的几篇“世系”考证、“田氏宗亲找家”等文章,以及与范县葛口、徐胡同田氏归宗的决议等等文字资料,都能看出,郓城《田氏族谱》入谱者的“考证”均如此。

展开2019年出版的山东郓城《田氏族谱》,郓城如滋祖支派田氏传承关系、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但是,这份清晰的彼此关系,实属来之不易。

时间上,田继慎在众多族人的大力支持下,亲临现场,翻阅资料,苦苦探讨了八年;传承关系上,大胆推翻1995年的文字结论——将如滋公,迁出地误改成“山东诸城庞各庄”,将其尊讳误记为“田子英”。今天看起来近似荒唐,但是也能透露当时出变“真”为“假”的过程里,难免有“无风不起浪”之嫌。表面上看,是郓城田继慎等田氏宗亲,将郓城田氏始祖,由原来的“田如滋到田子英”,再重新由“田子英正名为田如滋”,是天经地义之举,实际上,在史料缺乏,相隔数百年,而且不是记入正史史书中,又缺乏一定影响的几位历史人物,探源其出生地、迁徙之轨迹、宗亲世系之关系等等,其难度当然是大海捞针。

这个艰难的过程,在相关文字中能够显露,特别是族亲田继慎,于2017年清明节所敬撰的《第六次续修族谱序》和以“归德田氏郓城支系族亲理事会”冠名的《后记》的文章,还有追溯历史事件和先祖的考证文章等等资料中,不仅可看出六次续修族谱前,郓城田氏如滋祖支派族人,对本家历史的困惑与无奈,同时还可以看出,田继慎族亲在调研郓城始祖历史归属的过程中的苦涩,既要走访、探究、调研、分析、论证,又要顶住不同思想和舆论压力,改变族人原来认识,接受新的论证结果,且心服口服——难啊,实在难啊!

郓城田继慎等田氏宗亲,对祖宗的尊崇,对后世的负责,对今人的担当之孝道感动了先祖在天之灵,得到祖先相助的一臂之力:谁也无法撼动的“三块石碑”的原始碑石之记;历史“归德府”即今天商丘市(或商丘县、睢阳区等);《归德田氏家乘》文字记载。使田继慎族亲完成了貌似无法“串联”在一起的路线图——郓城田氏始祖如滋公,得以正本清源。

男女同时上谱,是郓城田氏族谱区别于传统其他家谱的一个显著特色。关于女子不上谱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不尊重,当然这也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是,我也进行过简浅的探讨。如某夫妇育一男一女,按传统续谱方式,只把其男性后代,记入其夫妇名下,以此类推记之,(现在中国人姓氏随父。当然,《宪法》规定随父随母均可),就顺理成章形成一个姓氏一脉相承的“世系”图。但若女子上谱,其婚嫁何姓男子,其子女即随父姓,这样,在一个某氏的族谱中,姓氏就紊乱了,所以,在修某某家族家谱整理文字上,就比较难处理。但是,郓城田氏族谱就很好的缓解了,或者说解决了这个矛盾。虽然一对夫妇之子、之女,同时记入其父母名下,但是女性只记写其姓名和婚嫁何方,不仅解决了各家女性上谱的困惑,而且还能对其本人和家庭,乃至后代有个清清楚楚的交代。试想,如果天下姓氏均有谱,各家族均按郓城《田氏族谱》格式记载,本姓之女婚嫁后,就记入丈夫家的家谱之中,有根有据,来去明白。这个思想创新应该肯定,应该效仿,应该成为续家谱当中的一个体例范本。

假若真是以轻视女性而形成“女不上谱”的怪圈,郓城《田氏族谱》的方式,就是一个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是解决“重男轻女”历史偏见之良方。

不够深入的拜读,一时感情冲动,又未能与田继慎宗亲深入交流,对郓城《田氏族谱》很难理解全面。不当之处,敬请族人们谅解。

在此,我再次向郓城田氏族人祝福!向田继慎族人祝贺!也再次呼吁:(商丘)归德田氏应将“山东、河南两田氏融为一体”的重大历史事件,表示尊重和庆幸,如若续修《归德田氏家乘》,将此郑重记入其中,以传承后世子子孙孙。

愿田氏家族团结向上,愿田氏家族兴旺发达,愿田氏家族积极主动,有力支撑“名门望族”之荣耀。

2020年3月29日(庚子三月初六)


‘田氏文化’网络平台田绪科编辑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