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氏部分地区(支派)源流考-豫鄂湘

    中华房氏网 2012年11月3日 转明毓


河南濮阳房氏
(房善民等提供)

始祖:
祖籍:***县
世系:
迁(支)祖:房陆
居住地:河南省濮阳县梨园乡房常治村
堂号:
辈分: 21世—30世:殿爱令善目(木)本立庆运登。后续辈分和山东荷择的相同。
概述:濮阳范县房氏,其先祖由山西迁安徽颍州。开山始祖,讳陆,字均平。明洪武年间,由安徽颍州迁山东郓城,第五子临福公由山东郓城迁河南范县,史称老五支。裔孙居濮阳、内乡、邓州等地,与山东荷泽市郓城县双桥乡房集村、成武前后房庄、莘县妹冢镇康元村、定陶陈集镇以及安徽砀山房庄等地同支系。
河南省濮阳县梨园乡房常治村,现有房姓人口2000余人。

河南南阳邓州、内乡房氏
(房武盈提供)

始祖:房陆
祖籍:山西省洪洞县
世系:
迁(支)祖:房学
居住地:河南南阳邓州、内乡
堂号:
辈分:冀豫宛邓山 明光照青天 绘坚栋梁志 兴修祖尚德 传绪纲常风 宏华震五州 宪耀昌家辉 文武教科书
概述:河南省邓州市与内乡县房氏共一先祖,皆因内乡房氏是从邓州迁入内乡之故.据《河南省内乡县房氏族谱》记载所述,据邓州市并内乡县房氏始祖房学及十世祖房宗训墓碑记载,对邓州房氏始祖的来龙去脉提出了最有力的佐证,始祖房学的墓碑称:“明永乐初年,由燕京至邓,即我族自明至清之始祖也,择居城南三十里土山之左,即今之大房营也。”又说“迄今四佰二十有一年”,立碑时是大清道光三年,即公元一八二三年,说明始祖是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入邓。十世祖房宗训墓碑记载:“吾房氏一族,原籍北直大名府开州人也,自明成祖二年徒居邓南构林关北马庄,至三世祖,移居与土山之左。”
始祖房学与十世祖房宗训墓碑所记载,均证实了始祖房学是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迁居邓州,其原来居住地“燕京”及“原籍北直大名府开州人也”,即今河南省濮阳市梨园乡房长治村,其迁入邓州市的始地点尽管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也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邓州及内乡房氏始祖房学是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河南省濮阳市梨园乡房长治村迁入邓州的。
据《河南省内乡县房氏族谱》所记载,濮阳房氏是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由洪洞县迁入的,始祖为房陆。陆生五子,依次为文义、道、明、辟、临福。二世祖房辟生二子,依次为景伯、景儒。三始祖景儒生三子,依次为房时、房昱、房学。
由此看来,邓州的始祖房学是濮阳的四世祖。学迁居邓州被尊称为始祖,二世福祯;三世有才;四世房景、房虎,景生六子,虎生一子名拱,此为五世;六世房英留居邓州,六世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于公元1575年迁居内乡县城北三十余里,此即后来的西房寨,也即所有内乡房氏的发源地。距今已经有四百三十年矣。自内乡的始祖、邓州的六世房胜和至今,已经发展壮大到第二十三世。集中分布在内乡县的五个较集中的定居点,人口逾千人。
综上所述,濮阳房氏是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入的,始祖为房陆。
邓州及内乡房氏始祖房学是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河南省濮阳市梨园乡房长治村迁入邓州的。
内乡始祖、邓州的六世祖房胜和携次子房九斌于公元1575年迁居内乡县城北三十余里,此即后来的西房寨,也即所有内乡房氏的发源地,距今已经有四百三十年。邓州市有房姓人5000多, 内乡县赵店乡花洼村房寨有房姓人1000多,赤眉乡杨营村东房寨小组有房姓人200多。
河南新乡房氏
(房振勤提供)

始祖:房宽
祖籍:河北清河县
世系:
迁(支)祖:房赞
居住地:河南新乡
堂号:清河堂
辈分:心永殿守义化振明广万世传锦辉
概述:河南新乡,祖籍河北清河县东小闫庄,另据考证,本门九世祖房宽,弟房元。八世祖以上不知。清河县志称兄弟二人于明永乐三年由山东沂州府迁至清河房楼庄。本门迁祖房赞系九世祖房宽曾孙。大约于400年前左右迁居于小闫庄。现已历十七世。


河南省郑州荥阳房氏
(房如意、房新功提供)

始祖:房玄龄
祖籍:山东临淄
世系:
迁(支)祖:房振安、房振家、房振兴、房振业、房振旺
居住地:河南省郑州荥阳房庄村
堂号:清河堂
辈分:温良恭俭让钦明文思俊德允中平章和协勋绩熙雍
概述:本支房氏家族,大约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0年)从***县迁至荥阳县(成皋汜水)房庄村,四门在此又迁居巩义市樊家村。明永乐三年,贡生房孜为山西吏目,家藏族谱,为梁公玄龄之后,房氏之祖即为梁公,而梁公之系出于陶唐也。彼时坟墓犹在,迨岁月第迭更,渐就倾圯,至嘉靖十二年,庠生房午山等遂闻于执政,迁葬于王留村之东北,建立莹兆,以图永固,而族谱之序则未之闻也。又数十年,至振安、振家、振兴、振业、振旺始首序家谱,分列五门:房振安长门,房振家二门,房振兴三门,房振业四门,房振旺五门。房氏之昭穆由此了如指掌。


河南省西华县房氏
(房宏伟提供)

始祖:
祖籍:陕西
世系:
迁(支)祖:
居住地:河南省西华县范庄村、清河驿乡
堂号:
辈分:克珍好庆哲理世忠
概述:河南省西华县范庄村,有房姓200多人,据祖辈讲可能从陕西迁居于此。另:西华县清河驿乡有房姓300-400人,老祖房宽墓,西华县叶埠口乡房坟村,此地现无房姓族人。


河南宁陵县、民权县、柘城县房氏
(房新强提供)

始祖:
祖籍:***
世系:
迁(支)祖:房陆
居住地:河南宁陵县、民权县、柘城县
堂号:
辈分:8-22世排行(行字)克、天、见、予、如,三、修、成、万、世,道、大、广、新、传。
概述:河南宁陵县房氏族谱(1987年)续修,民国10年族谱记载:“始迁祖讳陆公,字孟瞻。明洪武年间自***迁于河南睢州宁陵。二世祖兄弟四人,长子讳可道,次子讳可理,三子讳可义,四子讳可卫。惟长支移居潘庄、赵尔庄、小杨庄、乔庄、(民权县)孙六口丁庄寨、柘城(县);二支移居三丈寺、焦庄、(民权县)花园宋庄、邓寨、赵尔庄等;三支移居三丈寺、(民权县)伯党周楼、马庄等地;四支移居赵尔庄、吕庄、孙庄、柳河集、朱凹、周楼等地。”传至今,本支大约4000人。

 


湖北嘉鱼房氏
(房兴光提供)

始祖:房琯
祖籍:四川阆中
世系:
迁(支)祖:房寿八
居住地:湖北嘉鱼
堂号:清河堂
辈分:福(在四川阆中)寿(嘉鱼的一世祖)康宁......正逢世鼎盛,淳和万茂荣,兴家仁务本,立品德长存,广泽承先绪,光明体少昆。
概述:湖北嘉鱼房氏是安史之乱随皇帝入川的宰相房琯后裔。有多个村都姓房,估计有几千人。元末明初由四川阆中(时属保宁府)迁出。一世祖寿八公,在四川阆中老家排行第八,元末明初因战乱逃到湖北。嘉鱼房姓都是三世祖宁四公的后人, 宁四公是寿八公的孙子, 其父康十在四川,宁四公和弟宁五公在湖北崇阳雨山。四川的字辈是:福寿康宁。寿八公父亲是福字辈的。嘉鱼房姓,有十五个小村落,由二世祖宁四公一人开枝散叶而来,分枝可谓非常清楚。
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祖籍四川一支的家谱,元末明初到现在600多年来,历代先人都有这个遗愿,但是一直没有完成。(湖北嘉鱼房姓第二十二代孙 房兴光)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房氏
(房洪俊提供)

始祖:
祖籍:
世系:
迁(支)祖:
居住地:京山县杨集镇新庙村、王峰岭村、三岔口村、绿林镇六房村
堂号:
辈分:久应兴昌龙、世良玉华洪、培智维友德、传金本大中、富贵自先扬、宜致定家邦
概述:在晚清、民国时期,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六房村房姓是当地四大姓之一,约2000多人,但现存只有100多人在此地居住了。


湖北省房县房氏
(房先进提供)

始祖:
祖籍:***大槐树
世系:
迁(支)祖:
居住地:湖北省房县青峰镇楼房村
堂号:
辈分:学仕承先泽荣华启秀贤 德明天知福 永世赵(照)兴传(房先进提供)
学士成选策,荣华奇秀显,德明天之付,子世照兴传。(房改阁提供)
概述:湖北省房县青峰镇楼房村姓房的是从陕西或***大槐树的迁过来的。


  18.湖南房姓源流考
湖南新田县房氏
(房树爽提供)


始祖:房玄龄
祖籍:山东济南府
世系:
迁(支)祖:房道少九朗
居住地: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
堂号:亲睦堂
辈分:枝茂召云彩树大根深显地光
概述: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宗谱共十五卷,详细记载房玄龄至今四十多代人及配偶的姓名、字号、生卒时辰、已故人享岁、安葬地等。从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宗谱记载的详细程度看,宗谱完整性、真实性比一般族谱高。但与广东梅州国器堂族普有些地方有一定出入,还待考证。
据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宗谱记载: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开基之祖为房玄龄第十三代孙房道少九朗(郎?),房道少九朗从山东济南府调往湖南新化任职,后调往湖南桂阳郡任太守,解甲归田后居桂阳蓉城北乡沙里,后代子孙便在那儿生息繁继,致今已有一千多的的历史。其后代子孙分布于湖南新田县、宁远县、广东省、湖南常宁县、湖南永兴县、云南省等地。
  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宗谱记载的名人包括房玄龄、房宽、房凤等外,还记载了湖北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房照义,大作家房树民等人。
湖南永州新田县知市坪大山仁大岭砠(当地念chóu)村,有房姓20余户,近100人,部分已由大岭砠村迁往邻村小明路村。大岭砠村房姓由湖南桂阳县京口村迁出,其为桂阳蓉城北沙里亲睦堂一支,现为桂阳樟市,现在亲睦堂房姓主要由沙里村、京口村、毛铺村几个村房姓组成。1992年根据83岁房东才(房树爽的大爷)口叙,清末房枝通(房树爽考证为:房枝桐,在大岭砠村后山向官北山洞一块修庙捐赠功德碑石碑记载:房枝桐捐赠铜钱,而墓碑写为:开基祖房枝通),当地发生命案,因围观而被误告是凶手,被清当地官兵通碟,遂从桂阳京口村向西步行100多里,躲至偏远的州新田县知市坪乡大山仁大山村砠村。通过100多年发展,辈份从枝茂召云彩,树大根…… 现在的“根”字辈已是8代,人口约100人, 族辈:枝茂召云彩,树大根深显地光.... 改革开放后,大岭砠村房姓为了发展,多数离开大岭砠村,定居新田县、郴州市、永州市等地,现村只留下一小部分人。

 

湖南省浏阳县房氏
(房兰清提供)

始祖:房万宝
祖籍:广东大埔
世系:
迁(支)祖:房日旺
居住地: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柏树村
堂号:清河堂
辈分:万古江山旧,千秋世系新。陶唐流派远,汉代叙源清。科甲班联定,书香启后人。经纶光德业,规矩振家声 。
概述: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柏树房氏,始祖日旺公后代。据流传的家谱记载,我系房玄龄公第50代子孙,客家话口音,是房宽公长子万宝公第15代子孙延福公率子日凤、日旺从广东嘉应州吊钩树下迁至湖南浏阳升平乡白茅冲创业,建房氏祖祠,尔后,人口繁多,兄弟分家,日旺公又从白茅冲迁移到浏阳小河乡柏树冲,开基创业,建立柏树祖祠,在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湘赣两省相连县市多处房姓人家组织联修家谱三次,在90年代又由江西宜春市检察院老干房兰清等人组织倡议下,又第四次续修家谱,现家谱记载,鼎盛时期人数近万人,而现在新修家谱人口不到三千,尤其小河支系房姓人家由先前的三百人到现在的不到百人,但房姓贵气未减,书香传家,在清朝民国年代有国学生、乡绅士,不受欺侮,在为拯救中国的革命中,又有房品南、房道生、房凤清为国献躯,后均为革命烈士,解放后又有一批出任区、乡、村的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房家子弟分布在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海南、新疆等地从事教育、医务、工商、行政、军事等行业,职务从公务员到中校军官,学历均具有中专、大专,并且还有硕士、博士学历子弟奋斗在各个行业为国峥嵘,为家族争光。该村和相邻的村总共有1000多口人。


湖南永州宁远房氏
(房邦义提供)

始祖:
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
世系:
迁(支)祖:房必荣
居住地:湖南永州宁远县白土乡老白村
堂号:清白堂
辈分:永德文启玉 四万大兴光 明朝开泰运 家可辉国邦 先祖谋治远 同宗瑞庆新 瑶阶星耀彩 宝树日生春 诗礼培英俊 才华起风麟 登赢家盛业 百代沛思纶
概述:永州宁远县太平镇白土村 ,有房姓村民五千佘人。始祖必荣公,生于元至正十年(公元135o年),出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
其《宗谱》曰:吾宗得姓,肇自陶唐。尧娶散宜氏女,生子朱(启明)。尧即位,处之丹渊,为诸侯,故曰丹朱。虞舜受禅,封朱於唐,谓之“虞宾”,礼乐加之。嗣徙於房。朱子曰陵,遂以国为氏,世守藩服。周成王三十三年,命王世子如房,逆女房伯祈,归於宗周。至昭王,复娶於房,曰房后,皆其裔也。三代以来,未甚表著;迨汉唐,后代有传人,如:伯玉之规矩、彦谦之清白、玄龄之忠烈;循良如“谟”,如“豹”,如“景伯”,如“恭懿”;文学如“凤”,如“琯”,如“晖远”,如“习祖”;武略如“宽”,如“胜”;班比简册,名著千秋。姓氏於是始显於天下而传於后世矣。抑又何庸重为述哉?然数典自不可忘也:夫余姓起於东北,而人才之盛以清河、洛阳为最,干百年来派别、支分、传衍遍天下焉 !
而吾宗支派,则来自江西者。始祖必荣公,本产于吉安之泰和县,以遭兵逐,避乱楚南。由郴桂以来游,爱疑潇之胜境,因而卜居於此,历巳四百余年。分居三族,户大丁繁;而家乘阙如,昭穆莫辩,亲疏混紊,识者虑之。今秋,叔商庆我启贤、启良、启芳三房合修族谱,而属余主笔。自愧不学,不能纪述先绪,光我宗坊,谨溯受姓命氏之由,探本寻源,不忘所自而已,敢以帝胃自诩哉? (引自湖南省宁远县太平镇老白土村《房氏族谱 卷四艺文序》,房邦义提供)


  19.广东房姓源流考
广东梅州国器堂房氏
(房玉宽、房海剑等提供)

始祖:房植(字伯武)
祖籍:古清河
世系:(1-41世)伯武 → 炽康 → 笃敬 → 尚志 → 凌霄 → 松茂 → 兰 → 朝极 → 法受 → 爱亲 → 景伯 → 晖远 →彦谦 → 玄龄 →遗直 → 开泰 → 融 → 琯 →儒复 → 启 →宁静 →式 → 元英 → 嘉谟 → 遵时 → 应瑞 → 楚亨 →飞鹏 →遇隆 → 立清 → 庶 → 定邦 → 达三 → 步瀛 → 成平 →维纲 → 席珍 → 学孔 → 纯贞 → 宽 →万宝
迁(支)祖:房万宝
居住地:广东梅州
堂号:清河堂、国器堂
辈分:1.广东东莞,大贵公一系,辈分(万宝公为第1世,11世起):斯侍润玉协璘益清亨宏昌业世荣华富贵牡丹花。
2.大贵公后裔,以二世弘庆公为1世,8世起:风垣先沛开春柏儒绶源进宝祥伦纪纲常泰荣华富贵昌贤良成辅佐忠厚衍传扬。
3.广东大埔“树德堂”的一支:万宝(名)大才(名)浴腾(名)鼎裔(名)亦昌(名)敦素(名)金祖万君希仕德日文元永先玉在子宜顺作臣必忠纲常伦纪乃道之宗。
4.广东大埔“树德堂”的一支:万宝(名)大才(名)浴腾(名)鼎裔(名)亦昌(名)敦素(名)金祖万君希仕德日学元昌盛宗登朝明望发达盛隆联升康裕秀青才钟。
5.广东大埔“树德堂”的一支:万宝(名)大才(名)浴腾(名)鼎裔(名)亦昌(名)敦素(名)金祖万君希仕德日世可明曾金初开晋贵成斯亨超思集益广余恒英昭。
6.普宁大坪:....振(晋)起尊崇伯仲济美淑(叔)贵齐隆左昭右睦....
7.普宁:(13世开始)维日一宗振启尊崇伯仲济美淑桂齐隆万招千睦次第宜同
(14世开始) 仕廷达夏周伯仲俊本有绍尧祖舜德得昌见英猷
8.普宁:(13世开始)维日奕宗,振启尊崇,伯仲济美,叔季齐隆,万招千睦,兴庆祥瑞,世德昌丰,善良俭滚,仁爱友恭,荣华光裕,信义和忠,家声大振,创业垂统。
9.普宁:(5世开始)再兴(名)、怀、汝、秉、宗、杨林(名)、贤(名)、三铭(名)、尚、辉城(名)、桂超(名)、乃、全、振、启、尊、崇、金…
10.惠来:(13世开始)维日一宗,振启尊崇,伯仲济美,淑桂齐隆,千招万睦,次第宜同
11.梅县:(14世开始)开春柏进宝祥伦纪纲常六龙华富贵昌......
12.广东东莞满郎公后裔,迁英德的辈分:日嗣敬而能绍大振家声人文蔚起远近扬名。
13.广东大埔等地大富公后裔,字辈:子启观竹复于星俊麟锡庆有光奕世荣创业守成祖宗德馨居仁知义家国必兴

概述:明永乐元(1403)年,朱棣登上帝位后,论功行赏,封房宽公为思恩侯,授铁券,赐卢弓铜矢,俸禄八百石,世袭指挥使。宽公亦“自感遭遇之隆,威名日重,荣宠至极”。面对封建专制帝王,可谓“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诛十族”。宽公明察朝臣中,亦有忠有佞,良莠不一,恐有不测风云,为后裔着想,遂密谴三个成年儿子远离京都创业,并纂修好家谱,各授一本带走,且立言:“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礽,世系移藩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道,昊天罔极焉”。长子万宝,南下福建宁化,转迁广东大埔银江;次子万珍,东行山东省济南府;三子万珠,西行湖广(今湖南、湖北)桂阳州。四子万圭、五子万璋仍留北京。
宽公长子讳远绍,字燕基,号万宝,受父命持牒南迁,先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后赴广东潮州府大麻社银溪村(即今梅州大埔银江镇)开基。
万宝公生三子:长子大贵、次子大才、三子大富。
万宝公后裔分为三大房,包括大埔银江一支(明新、冠山、昆仑、磜头、明德、车上、坑口、坪上等地,近一万人);梅县一支(汾水、畲坑含和等地,几千至上万人,主要是长房大贵公的后裔);潮汕一支(普宁、潮州、汕头、陆丰等地,一万八千多人,主要是二房大才公的后裔),东莞凤岗一支(含深圳观澜,二千人左右)、惠州博罗一支(近千人左右);湖南平江一支、湖南浏阳一支,四川中江、绵阳、重庆大足等地一支、江西一支。万宝公后裔总人口达8万多人。
万宝公次子大才公之孙鼎裔公,生8子,长子再兴公于明正统年间(1435~1449)从大埔移居潮阳县隆井都下灶寮地(今惠来东陇镇华房村),以晒盐为生,艰苦创业,其后人以姓氏命名为华房村。再兴公有三子:长子怀远公于明弘治15年(1502)移居海丰县大坪多横村(今普宁大坪镇)另创基业,后裔分创大坪镇新竹、埔心、粘田、甲湖、善德以及香港、马来西亚等地;次子观养公仍居华房村守祧,裔分神泉、澳角及陆丰甲子、房厝乡等地;三子德丰公的裔孙移居惠阳、东莞、深圳等地。
潮汕房姓人口1.8万多人,列第81位大姓。其中汕头金平、龙湖、濠江区300多人,潮阳棉城、海门40多人;澄海东里、澄城40多人;潮州湘桥区60多人;潮安庵埠30多人;饶平黄冈30多人;普宁约1.45万人,聚居大坪、流沙等镇;惠来3000多人,聚居东陇、神泉、隆江等镇。此外,原系潮汕地区的陆丰甲子等镇1000多人。
留居梅州的万宝公后裔有:大埔银江一支,分布在明新、冠山、明德、昆仑、车上、坑口、银村、坪上等地;梅县一支,居汾水、畲坑含和等地。
大埔银江一支,现有人口大约6200余人。其分布如下:
大麻恭下高排路,由银江坪上迁入,现传至3代,5人。
大麻青里林坑,由银江磜头迁入,现传至20世,56人。
银江银村,由银江明新宫边角迁入,现传至22世,104人。
银江银村龙背,由银江李子坪迁入,现传至20世,90人。
银江冠山,由银江明新迁入,现传至23世,947人。
银江昆仑井下,由银江明新沥湖坑迁入,现传至22世,55人。
银江昆仑南腹坑,由银江冠山迁入,现传至23世,155人。
银江坪上小都坑,由银江明新盐埔坪迁入,现传至23世,325人。
银江坪上长藤坝,由梅县城东汾水迁入,现传至25世,95人。
银江明德角子岗,由银江明新宫边角迁入,现传至23世,86人。
银江明德高头潭,由银江李子坪仙坑迁入,现传至22世,61人。
银江明德金斗角,由银江磜头迁入,现传至22世,45人。
银江明德安乐堂,由银江车上迁入,现传至24世,51人。
银江明德雷公坑,由银江明德安乐堂迁入,现传至24世,28人。
银江明德铁炉坑,由银江银村大田角迁入,现传至21世,25人。
银江明德车坪,由银江车上迁入,现传至24世,98人。
银江明德石楼,由银江明新宫边角迁入,现传至23世,245人。
银江明德冷水坑,由银江李子坪上、下友迁入,现传至23世,49人。
银江明德长列子,由银江明新宫边角迁入,现传至21世,165人。
银江李子坪上友、下友,由银江明德启昌堂迁入,现传至22世,264人。
银江李子坪仙坑,由银江明新盐埔坪迁入,现传至24世,210人。
银江磜头,由银江明德启昌堂迁入,现传至22世,510人。
银江坑口加禾、邠山,由银江明新盐埔坪迁入,现传至24世,448人。
银江明新,由福建宁化石壁迁入,现传至24世,1163人。
银江车上,由银江明新盐埔坪迁入,现传至24世,496人。
银江车上高圳坑,由银江李子坪仙坑迁入,现传至22世,68人。
银江车上尧竹坑,由银江明德启昌堂迁入,现传至21世,27人。
银江胜坑山枣坪,由银江明新盐埔坪迁入,现传至21世,6人。
洲瑞嶂岸、铜子岗、梨树隔,由银江坑口加禾迁入,现传至24世,168人。
洲瑞嶂岸嶂背,由银江磜头迁入,现传至21世,34人。
洲瑞嶂背白沙溜,由银江明德车坪迁入,现传至21世,10人。
高陂渡头墩上,由银江坪上长藤坝迁入,现传至24世,82人。
关于万宝公宗系下属各分支及外迁支派的详细情况,请参阅房玉宽先生编撰的《房氏源流辑录》。


 


分享按钮>>房氏部分地区(支派)源流考-苏浙闽赣皖鲁
>>房氏部分地区(支派)源流考-广东广西西重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