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源流】弓姓探源(二)

    中华弓氏网 2015年2月8日 弓秀定


弓 姓 探 源

弓秀定2015年2月扬州


关于姓氏历代主要氏志:

      春秋战国:《汉书·艺文志》所载《世本》15篇,据说系战国时史官所撰,是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  

      西汉:史游的《急就章》

      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

                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

      南朝:宋有何承天的《姓苑》

                齐有王俭的《姓谱》

                梁有王僧孺的《百家谱》

                徐勉的《百家谱》

      北齐:魏收的《魏书·官氏志》

      唐代:官修的《氏族志》

                柳冲的《大唐姓系录》

                韦述的《开元谱》

                柳芳的《永秦谱》

                张九龄的《姓源韵谱》

                林宝的《元和姓纂》

      宋代:无名氏的《百家姓》

                邵思的《姓解》

                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

                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

                郑樵的《通志·氏就篇》

      明代:吴沈等的《千家姓》

               凌迪知的《古今万姓统谱》

      清代:熊峻运的《新纂氏族笺释》

               任若海的《太平图话姓氏综》

               张澍的《姓氏寻源》


弓姓历代史料汇考:

       一、《风俗通 姓氏篇》弓氏,鲁大夫叔弓之后,汉有光禄勋弓祉。(姓解二、卮林四)

      【《风俗通》东汉,应劭著,应劭(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今项城)人。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168—188年)被推举为孝。】

      二、《元和姓纂》弓,魯大夫叔弓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漢有光禄勲弓祉,太原弓祉(案弓祉之祉一作阯)之後後魏有博陵太守弓翊,曾孫逸之逵之義徳州刺史(案弓翊曾孫逸唐陳倉令,生羲之、逵之,羲之徳州刺史,此作義又作逸之疑有訛)離石公生志和、志宏、志元、彭祖志宏陳州刺史,生嗣宗祠部員外,嗣業洛州司馬,志元右金吾將軍相州刺史陽國公,彭祖揚府長史蒲州刺史,晉陽公生嗣初、嗣説、嗣初雍州司功。

     【《元和姓纂》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作者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约经历了唐德宗至唐穆宗四朝,当时即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

      三、《廣韻》弓(gōng):魯大夫叔弓之後。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

      四、《郑樵通志》,以名为氏,鲁人名氏,鲁大夫叔弓之后,汉有光禄勋弓祉。

    【 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其中第一略《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2255个。】
      五、、《韻會》弓(gōng):漢有光祿勳弓(gōng)祉。又與肱(gōng)通。

     【《韵会》亦称《古今韵会举要》,(元)熊忠撰,忠字子中,昭武人。全书30卷,分为106韵,收字以平上去入分类注释反切音读、汉前古字书经书中的字义,字体演变,经典文赋中的使用等等。就韵字的收录而言,每个韵字都注出来源,并且统计出数目来。淸代学者对《韵会》的成就归纳出四项:一、“通文字之源流”;二、“明经傅之假借”;三、“厘正字体”;四、“所引经传往往有古时善本,足以证今本之讹者。”】

      六、凌迪知《万姓统谱》,弓姓,弓,太原羽音,鲁大夫叔弓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凌迪知(1529-1600),字稚哲,浙江湖州织里镇晟舍人,明朝著名文学家凌濛初之父,以文学和雕版印书著名。其从弟凌稚隆亦是著名史学家、雕版印刷家。72岁逝世。】

     七、《姓氏寻源》(清)张澍,关于弓氏:

      弓氏:澍按:黄帝子挥造弧矢受封于张为弓氏,张氏,应邵【《风俗通义·姓氏篇》作者】、孙愐【《唐韵》作者】以为鲁大夫叔弓后,非也。胡三省曰:孔子弟子仲弓(仲弓即孔子弟子冉雍仲弓,鲁人,姓冉,名雍,字仲弓),又有馯(hán)臂子弓(馯臂子弓,楚人,姓馯,名臂,字子厷(gōng),又作子弓,衍(yǎn])作子弘)。而《姓谱》独以为鲁叔弓后,殊为未通。汉时安陵有弓姓,唐时多显者,为汉博陵太守翊之后。又按:弓姓改为张者,前秦张蚝是也,见《前奏录》。
     弓如氏:《姓谱》云:鲁大夫叔弓之后。澍按:汉世有弓如氏,见韩勒碑。
     弓里氏:澍按:居于弓里以所居为氏也。


古代名人录: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1、弓祉(zhǐ),按《郑樵通志》《通志•氏族四》记载,汉有弓祉,官光禄勋【官名,九卿。总管宫殿内一切事物,发展成为皇帝的顾问参议、宿卫侍从以及传达招待等官员的宫内总管。居于禁中,接近皇帝,地位十分重要。属官多,机构庞大,其属官职位也很高。汉初沿用此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禄勋】。典故:①【光禄驰名汉代;太守著绩博陵。 ——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光禄大夫弓祉。下联典指三国时魏中博陵郡守弓翊有治绩。②光禄勋名源汉泽;太原祖德振家声。 上联典指弓姓堂号“光禄堂”,源出汉朝弓祉,官光禄勋。下联出自弓姓郡望太原郡。】

2、弓林,按《万姓统谱》,林,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人】与方望【人名】立孺子婴【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于公元6年至公元8年十一月在西汉皇太子位】【按后汉书光武本纪.止载方望不载弓林】。典故:【据野史记载: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征调隗嚣及其叔父隗崔、隗义等,嚣将去长安,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所以劝阻,让其别去长安,隗嚣不听,方望以书辞谢而去。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弃离隗嚣的方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便对安陵人弓林等说:“前分封安定公的孺子婴,是汉平帝的后代,因王莽代政而没有做汉主,如今天下人皆言,刘氏当受命,我等何不立他为王,谋取大功?”弓林等人都很赞成。于是,赴长安求得了孺子婴回来,“聚党数千人”在临泾城(今甘肃镇原)被立为皇帝。方望做了总理庶务(辅佐君王的丞相),弓林当了掌管四方兵事和赏罚的大司马。孺子婴临泾立帝,遭到了同姓复辟王朝刘玄的竭立反对。不久,更始政权遣丞相李松入安定,摧毁了这个复辟势力。孺子婴、方望、弓林等人都被诛杀。今人以为:不存在“临泾称帝”的事实,仅是后人的杜撰而已】。
东汉(公元25-220年):
1、弓里游(又叫弓里戍,复姓),官至侍御史【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建武初【公元25年】为骑都尉【官名。汉武帝始置。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领兵平定北州【犹塞北。指我国长城以北地区】,屡立战功。为东汉时的名将。典故:①《后汉书- 冯衍传》 及世祖即位,遣宗正刘延攻天井关,与田邑连战十余合,延不得进。邑迎母弟妻子,为延所获。[一] 后邑闻更始败,乃遣使诣洛阳献璧马,即拜为上党太守。[二]注[一]东观记曰:“邓禹使积弩将军冯愔将兵击邑,愔悉得邑母弟妻子。”  注[二]东观记曰,遣骑都尉弓里游、谏大夫何叔武,即拜邑为上党太守。注:冯衍,生卒年不详。东汉初期的辞赋家。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②《后汉书•独行传•温序》:“﹝ 弓里戍 ﹞到 太原 ,历访英俊大人,问以策谋。”《新唐书•魏元忠传》:“臣愿历访文武五品以上,得无有智如 羊祜 武如 李广 而不得骋其才者乎?”(温序早年在并州当一名小吏。光武帝建武二年,骑都尉弓里戍率兵平定北部州郡,行至太原,走访当地知名有识之士,认识了他,很赏识他的谋略,便上疏推荐,于是刘秀起用他为侍御史。)
魏,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
1、弓翊,按《万姓统谱》,翊,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安国等地】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典故:【博陵名裔;御史清声。 ——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人弓翊,官博陵太守,子孙众多,其中不少人做了官。下联典指明代人弓元,进士及第?,官御史,清廉而有节操,政绩显著】。

2、弓遵,魏,带方【郡名。东汉建安时公孙康分乐浪郡南部置。治所在带方(今朝鲜凤山附近)。辖境约当今朝鲜黄海南道、黄海北道一带。西晋末地属高句骊。前燕侨置于今辽宁西部,北魏废】。太守。正始六年【公元245年,乙丑年(牛年)】,与乐浪太守刘茂以领东濊属句丽,兴师伐之,不耐侯等举邑降。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吏译转有异同,臣智激韩忿,攻带方郡崎离营。与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战死,二郡遂灭韩。
晋(公元265-420年):
1、弓钦(qīn),按《姓氏急就篇》晋有江夏【今湖北省安陆县西北,下辖安陆县、云杜县、曲陵县、平春县、鄳县、竟陵县、南新市县】太守弓钦。

2、弓蚝, 生卒年不详,上党郡泫氏【今山西高平】人,春秋鲁叔弓之后,十六国时期前秦将军,与邓羌齐名,并称“万人敌”。弓蚝身强力壮又很矫捷,能够拽着牛倒退行走,城墙不论高低,都可翻越而过。初为后赵将领张平的养子,投降前秦之后,先后平定前秦宗室叛乱,攻灭前燕、代国,参与淝水之战。太元九年【公元385年】,迎接长乐公苻丕【(354年―386年),字永叔(一作永叙),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前秦宣昭帝苻坚庶长子,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在位时,被封为长乐公,先后奉命镇守襄阳、邺城。为人无大略,但宽厚能笼络部下。太元十年(385年),苻坚去世,苻丕登基,大赦境内,改元太安,设置百官。太元十一年(386年),因猜忌苻纂,担心会被苻纂所杀,于是率几千骑兵南奔东垣,被东晋扬威将军冯该击败并斩杀,谥号哀平皇帝。】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被任命侍中、司空【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上党郡公。太元十年【公元386年】,升任太尉【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此后,史料找不到关于弓蚝的记载。典故:野史:按《前秦录》张蚝,本姓弓,上党泫人也,张平养以为子,淫于平妾,平知而责之,蚝惭乃割阴为阉人,铜台之,战邓羌(qiāng)擒之坚,以蚝为虎贲(bēn)中郎将,甚见宠爱以功,至侍中,司空,封上党郡公,蚝方面之勋,不逮邓羌而,时人咸曰:邓羌、张蚝皆万人敌也。

3、弓工妻,原文:弓工妻者,晋繁人之女也。当平公之时,使其夫为弓,三年乃成。平公引弓而射,不穿一札。平公怒,将杀弓人。弓人之妻请见曰:“繁人之子,弓人之妻也。愿有谒于君。”平公见之,妻曰:“君闻昔者公刘之行乎?羊牛践葭苇,恻然为民痛之。恩及草木,岂欲杀不辜者乎!秦穆公,有盗食其骏马之肉,反饮之以酒。楚庄王臣援其夫人之衣,而绝缨与饮大乐。此三君者,仁着于天下,卒享其报,名垂至今。昔帝尧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土阶三等,犹以为为之者劳,居之者逸也。今妾之夫,治造此弓,其为之亦劳矣。其干生于太山之阿,一日三睹阴,三睹阳。傅以燕牛之角,缠以荆麋之筋,餬以河鱼之胶。此四者,皆天下之妙选也,而君不能以穿一札,是君之不能射也,而反欲杀妾之夫,不亦谬乎!妾闻射之道,左手如拒石,右手如附枝,右手发之,左手不知,此盖射之道也。平公以其言为仪而射,穿七札,繁人之夫立得出,而赐金三镒。君子谓弓工妻可与处难。诗曰:“敦弓既坚,舍矢既钧。”言射有法也。(《列女传》)译文:晋国有个制弓的人的妻子,是晋国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儿。在晋平公执政的时候,晋平公让她的丈夫制造弓械,三年才造好。晋平公拉开弓射箭,却连一块小木片也不能穿透。晋平公非常生气,打算杀掉制弓的人。制弓的人的妻子求见晋平公说:“我是官宦家的女儿,是那个制弓的人的妻子。我有话要向君王禀告。”晋平公接见了她,她说:“君王听说过从前公刘的品行吗?牛羊践踏了芦苇,他都为百姓的损失感到悲伤。把恩惠施及到草木身上,难道会杀害无辜者吗!秦穆公,有人偷偷分吃了他亡失的骏马,他反而拿酒给这些人喝。楚庄王的一个臣子趁着烛火被风吹灭的时候扯住了他的夫人许姬的衣袖,想调戏她;许姬不动声色扯断那人的帽缨并请求庄王查出这个人后处治,而庄王听后却让群臣把自己的帽缨都摘下来,然后才命令点燃蜡烛,继续与群臣欢饮。这三位君王,仁爱广施于天下,后来终于得到了回报,美好的名声流传至今。从前尧帝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就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山上采下来的未加斧斫的粗糙木头,土台阶只有三级,他却还认为建造者辛苦,而居住者安逸。如今我的丈夫,制造这把弓,他为此也够辛苦的了,用作弓臂的主体材料生长在泰山之上,他一天就要山南山北地寻找多次,好不容易才找到。然后用燕牛角制成薄片状,贴傅于弓臂的内侧,用荆麋的筋贴傅于弓臂的外侧,用河鱼的胶粘合。这四种物质,都是造弓的最好材料,可君王您却不能用它来射穿一块小木片,这是因为君王您不懂得射箭的技术啊,却反而要杀我的丈夫,这不是非常错误的吗!我听说射箭的窍门,应该左手握弓如同推开巨石一样用力向前推,右手开弓如同攀附树枝一样用力往后拉,右手把箭发射出去了,左手还纹丝不动如同不知道一样,这大概就是射箭的奥妙吧。”晋平公按照她的方法摆好姿势射箭,射穿了七快木片,于是她的丈夫立刻被释放,晋平公还赏赐给他们三镒金。君子评论说这个制弓的人的妻子是可以与之共患难的。《诗经》里说“雕弓已经很坚韧,放手射出中靶心”,说的就是射箭讲究方法啊。
唐(公元618-907年):
1、弓逸(yì ),按《万姓统谱》,逸,唐,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区】令【县一级的行政长官】,魏,弓翊的后代。

2、弓羲之,按《万姓统谱》,逸,生羲之,德州【今河北德州市】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

3、弓逵之,按《万姓统谱》,逸,生逵之。

4、弓志和,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志和。

5、弓志弘,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志弘,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刺史。

6、弓志元,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志元,右金吾将军【京几地区的最高守备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长,可能还要大】,相州【今安阳市近郊,临漳县西】刺史。

7、弓彭祖,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彭祖,扬府长史,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刺史。

8、弓嗣宗,按《万姓统谱》,志弘,生嗣宗,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司长,司局级】。

9、弓嗣业,按《万姓统谱》,志弘,生嗣业,洛州【今河南洛阳】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总参谋长】。

10、弓嗣初,按《万姓统谱》,彭祖,生嗣初,雍州【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司功【主要负责官吏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基本就是现在负责人事的官】。咸亨五年(公元674年)状元 。

11、弓嗣说,按《万姓统谱》,彭祖,生嗣说。
宋代(公元960-1279 年):
1、弓敏中,字士文,岳州巴陵人(湖南岳州人),隐士,十二岁就能通晓《诗》、《书》、《春秋》诸经义。是一位终身不仕、专心教授、品质高尚的学者。
明(公元1368-1644年):
1、弓荩[jìn],按《万姓统谱》,荩,宣德间(1426年-1435年)举人任知县,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

2、弓颜,按《郑州志》,颜,天顺间(1457年-1464年),岁贡【相当于现在国家大学的研究生】。

3、弓弼,按《万姓统谱》,弼,江浦【今南京江浦县】人,正德中(1513年左右)清丰县【河南清丰县,靠近山东莘县】教谕【县学的教授。相当于教委主任有时是县学校长】。

4、弓元,按《万姓统谱》,元,字大方,江浦【今南京江浦县】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中举,弘治九年进士(1496年),正德间(1505年—1521年间)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通掌弹劾及建言】。

5、弓钺[yuè],按《武功县志》,越,隆庆间(1570年左右)岁贡 ,任兰州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

6、弓省矩,按《郑州志》,省矩,明熹宗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进士,为三甲235名,历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掌考文职官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相当于现在部委某司的副司长】。

7、弓力本,明代,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善传神。按历代画史汇传作立本。海虞书画苑略有龚力本,虞山画誌有龚力书,疑为一人。《明书画史、常熟县誌》。
清(公元1616-1912年):

1、弓省彀(gòu),字唐英,号泰巅,河南郑州人,顺治二年(1639年)岁贡。山西省长子县知县四年任,调湖广黄陂县知县。

2、弓椿,深州安平县人,进士,云南楚雄县知县(正七品),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三甲第19名。

3、弓养正(1728—1801),生于清雍正六年十二月初二日。字培中,别字培甫,号泉冈,山西省寿阳县段王村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

4、弓佩紱( fú),山西寿阳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进士,三甲二十名。

5、弓佩绶(shòu),山西省寿阳县人,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段王村举人、大挑二。

6、弓翊清,字菱溪,郑州弓家寨人。少通经史,旁涉诸子百家,过目成诵。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十四年(1809年)进士。历任四川资阳、新宁、夹江、广原、内江、成都等县知县,成都府知府、眉州直隶州知州,道光三年(1823年)任川东兵备道。曾主修《四川通志》。

7、弓清瀚,为中国清朝官员,本籍山西介休。监生出身的弓清瀚于1810年(嘉庆15年)接替庞周,由沙县【今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县丞调署,于台湾府淡水厅艋舺(měng xiá)县丞【 前身为台湾府淡水厅新庄县丞,隶属于台湾道之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重要地方官员,是新庄县丞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移驻艋舺后更名而来,为此阶段大台北地区的地方父母官,光绪元年(1875年)时裁撤】一职,是大台北地区的地方父母官。

8、弓嵩(sōng)保,号筱卿,河南郑州人,道光二十一年三月(1841年)进士。历任江西泰和、寻乌县等县知县。

9、弓巽(xùn),字惠夫,安平人,能篆书,《深州风土记》。

10、弓泰,名臣,河南郑州人。所著的《方脉合编》、《眼科正廖》、《幼科医案》后世 医界视为必读宝典。

11、弓寿岩:山西原平人,清末进士,阎锡山山西政府议员。

12、弓 成:山西原平人,正六品,并州府通判。


中华弓氏通用楹联:
四言通用联

1、源自弓正;望居太原。——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弓姓的源流和郡望。

2、博陵名裔;御史清声。——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时人弓翊,官博陵太守,子孙众多,其中不少人做了官。下联典指明代人弓元,进士及第,官御史,清廉而有节操,政绩显著。
五言通用联

1、箭能穿七札;金始赐三镒。——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弓工妻的事典。晋平公使弓工为弓,三年乃成。平公引弓而射,不穿一札。公怒,将杀之。其妻为王言射之道,平公以其言而射,穿七札。夫立得出,赐金三镒。“札”,指铠甲的铁片。《左传》:“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2、上序春晖丽;中园物候华。——唐弓嗣初撰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唐代咸亨二年进士第一、诗人弓嗣初《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句联。
六言通用联

1、光禄驰名汉代;太守著绩博陵。——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代光禄大夫弓祉。下联典指三国时魏中博陵郡守弓翊有治绩。

2、巧匠为弓三载;将军猛敌万人。——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弓工妻的事典。下联典指十六国时前秦虎贲中郎将弓蚝,积功至侍中,封上党郡公,称“万人敌”。
七言通用联弓强弩劲宜发箭;正大光明好做人。——佚名撰弓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典嵌弓姓祖先“弓正”二字的嵌字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
1、汉代驰名光禄大夫留美誉;魏邦享誉博陵郡守布仁风上联典指汉代光禄大夫弓祉。下联典指三国时魏中博陵郡守弓翊有治绩。

山东弓氏宗祠对联:

前大厅:

上联:有几分孝慈仁敬意思方许进院

下联:无半点父子兄弟情谊莫来焚香

门心上:东国宗支西周嫡派

门心下:临潢望族滨海名家

横联:报本追远    慎终追远

大厅:

大明柱上联:支派溯周宗尽许孝子文孙一堂聚顺

大明柱下联:宦名稽鲁史允宜世家华胄历代争光

门联上:肯构肯堂孝孙有庆

门联下:以享以祀先祖是皇

门心上:禴祀蒸尝礼仪卒度

门心下:孝慈仁敬世德作求

横联:奉先思孝    祖德宗功

河北省安平县弓氏宗祠通用联:

北枕沙唐滋三水、南俯滹沱,中有仁人之里;远比汉晋魏诸崔、近师颜李,蔚为方志之光。——(清)吴汝纶撰  

注: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市(今枞阳县会宫乡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同治四年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了名校桐城中学。清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次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清同治十年(1871年)至十二年曾任深州知州。光绪七年(1881年)至十五年又任冀州知州。后遭人忌妒,弃官从教,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


状元、诗人弓嗣初

(进士,生卒年不详,作家,官员)

此科进士及第57人,重试及第11人。考官为考功员外郎王方庆。

《唐诗纪事》称其“咸亨二年进士及第”。但咸亨二年不开科。《登科记考》疑为四年或五年。因咸亨四年状元为郭震,所以弓嗣初应为咸亨五年状元。

弓嗣初状元及第后,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今存其诗二首。录其一《晦日宴高氏林亭》:“上序春晖丽,中园物候华。高才盛文雅,逸兴满烟霞。参差金谷树,皎镜碧塘沙。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诗词: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上序春晖丽,中园物候华。

高才盛文雅,逸兴满烟霞。

参差金谷树,皎镜碧塘沙。

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注释:

①晦:huì,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唐时曾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亦称中和节。至唐德宗贞元五年(789)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仇兆鳌注引洪仲曰:“《唐志》:德宗时李泌请废正月晦日,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则是前此以晦日为节也。”

②上序:犹上庠。古代国家设立的大学。唐?王勔《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华字》诗:“上序披林馆,中京视物华。”

③金谷: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④倒载: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唐?段成式《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晦日重宴

年华蔼芳隰,春溜满新池。

促赏依三友,延欢寄一卮。

鸟声随管变,花影逐风移。

行乐方无极,淹留惜晚曦。

注释:

①年华:谓春光。唐?张嗣初《春色满皇州》诗:“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 唐?唐彦谦《曲江春望》诗:“杏艳桃娇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

②藹ǎi:笼罩。

③隰xí:低湿的地方。

④三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⑤卮zhī,同“ 巵”:古代一种酒器。

⑥淹留:羁留;逗留。《楚辞·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中华弓氏网--弘扬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弓氏源流】弓姓探源(一)
>>【弓氏源流】弓姓探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