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侯氏与中华仇氏的姓氏渊源

    中华仇氏网 2012年12月19日 万家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殷商王朝末期三公之一的九吾氏,属于以国名为氏。

夏王朝时期,有九吾氏为诸侯,传至商王朝时期,立国号为“九”。九国之君称九侯。商王朝末年,纣王暴虐,毫无道理地杀了九侯,其族人因此分散避居各地,以国名加“人”字偏旁为仇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传说大禹后裔子孙有九人偕同入闽,居于大诏(今福建漳州诏安),殁后为神,人称其为九侯,分别葬于诏安县东北的九座连烽之山上,因称九侯山。其后裔子孙称九侯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九氏、侯氏,九氏后有加“人”字偏旁为仇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今福建地区有大姓仇氏、侯氏,人丁兴旺,世为豪门,据说就是如此而来。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仇牧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宋国宋缗公子捷(宋闵公、宋愍公)执政时期有位著名的大夫叫仇牧。

在史籍《春秋·庄公十二年》中记载:“宋万弑其君捷,及大夫仇牧。”在史籍《史记·宋微子世家》中也记载:“万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阖死。”

宋万,就是南宫长万(南宫万),为春秋前期宋国大勇士、上将军,是当时诸侯皆知的有力如虎的大力士。

周庄王姬佗十三年(鲁庄公姬同十年,公元前684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听从了曹刿之计,以一鼓而胜三鼓,使齐军大败而归。齐桓公姜小白当时大怒道:“兵出无功,何以服诸侯乎?”

鲍叔牙连忙献策:“齐鲁皆干乘之国,势不相下,以主客为强弱。昔乾时之战,我为主,是以胜鲁。今长勺之战,鲁为主,是以败于鲁。臣愿以君命乞师于宋,齐宋同兵,可以得志。”

齐桓公许之,乃遣使行聘于宋国,请出宋国大军。宋缗公自齐襄公姜诸儿执政时期便与齐国时常共事,今闻姜小白即位,正欲通好,遂欣然接受邀请,订以农历6月初旬兵至郎城(今山东鱼台)相会。至期,宋国派遣猛将南宫长万为主将,猛获为副将。齐国则派遣鲍叔牙为主将,仲孙漱为副姜。两国各统大军集于郎城。齐军于东北,宋军于东南。

鲁庄公问大臣们:“鲍叔牙率齐军挟忿而来,加以宋军相助,那南宫长万有触山举鼎之力,我军无其对手。敌人两军并峙,互为犄角,何以御之?”

大夫公子惬进曰:“容臣自出舰其军。”探视完回报:“鲍叔牙有戒心,军容甚整。南宫长万自恃其勇,以为无敌,其行伍杂乱。倘自零门窃出,掩其不备,宋军可败也。宋军败,齐军必不能独留矣。”

鲁庄公说:”可是你并非南宫长万之敌呀。”

公子惬曰:“臣请试之。”

鲁庄公曰:“诺,寡人自为接应。”

公子惬乃以虎皮百余张,披于战马上,乘月色朦胧,惬旗息鼓,开零门(军营前门)而出。将近宋军大营,宋兵全然不觉。公子惬命军中举火,一时金鼓喧天,直前冲突。火光之下,遥见一队猛虎咆哮,宋军人马无不股栗,四下惊皇,争先驰奔。南宫长万虽勇,争奈车徒先散,只得驱车而退。鲁庄公后队已到,合兵一处,连夜追逐。

败到乘邱地方,南宫长万对猛获曰:“今日必须死战,不然不免。”猛获应声而出,正遇公子惬,两下对杀。南宫长万也挺着长戟,直撞入鲁国大军丛中,逢人便刺。鲁兵惧其骁勇,无人敢近前。

这时鲁庄公对戎右(车右)敞孙生说:“你也是素以大力士闻名,能与南宫长万决一胜负乎?”

敞孙生亦挺大戟,径寻南宫长万交锋。鲁庄公登拭望之,见敞孙生战南宫长万不下,还渐渐力疲,便顾左右曰:“敞孙生力亏,我助一臂。取我金仆姑来!”金仆姑就是鲁军府中的专用劲矢。左右捧矢以进,鲁庄公搭上弓弦,瞄得亲切,嗖的一箭,正中南宫长万右肩,深入于骨。

南宫长万用手拔箭,敞孙生乘其手慢,复尽力一戟,刺透南宫长万的左股。南宫长万倒撞于地,急欲挣扎,被敞孙生跳下车来,双手紧紧按定,鲁军众兵乘机一拥上前,将南宫长万擒住。猛获见主将被擒,弃车而逃。鲁庄公大获全胜,鸣金收军。敞孙生解押南宫长万献功。而鲍叔牙在得知宋国军队失利后,自感孤掌难鸣,遂率全军而返。

南宫长万肩股被创,尚能挺立,毫无痛楚之态。鲁庄公爱其骁勇,并不杀他,反而厚礼待之。之后鲁庄公把南宫长万囚禁在后宫中,过了几个月后才把他放回宋国。

周庄王十五年(公元前682年),周庄王病逝,太子姬胡齐在第二年(宋缗公十一年,公元前681年)即位,是为周釐王(周僖王)。讣告发至宋国时,当时宋缗公正与宫人游于蒙泽行宫(今安徽萧县),与南宫长万掷戟为戏。原来南宫长万有一绝技,能掷大戟于空中,高数丈,然后以手接之,百不失一。宫人欲观其技,所以宋缗公召南宫长万同游。

南宫长万奉命耍弄了一回,宫人都夸奖不已。宋缗公见众人称赞南宫长万,遂起妒恨之意,便命内侍取博局与南宫长万决赌,以大金斗盛酒为罚。这博戏却是宋缗公之所长。南宫长万不善赌博,连负五局,罚酒五斗,已醉到八九分了,心中不服,再请覆局。

宋缗公嘲笑道:“你这个鲁囚,乃常败之家,还敢再与寡人赌胜?”南宫长万心怀愧忿,嘿嘿无言。

忽宫侍报道:“周王有使命到。”

宋缗公赶紧接待,问其来意,乃是报周庄王之丧,且告立新王。宋缗公说:“周已更立新王,即当遣使吊贺。”

南宫长万在一旁奏请:“臣未曾见过王都之盛,愿奉使前往!”

宋缗公又嘲笑:“咱们宋国无人啦,何至于以鲁囚奉使?”周围的宫人听了皆大笑。

接连受到宋缗公以对鲁战败之前事耻笑与不尊敬,南宫长万面颊发赤,羞变成怒,兼乘酒醉,一时性起,不顾君臣之分,大骂曰:“无道昏君!你知道鲁囚能杀人乎?”

宋缗公亦怒:“贼囚!怎敢无礼!”便去抢南宫长万的那支大戟,欲以刺之。

南宫长万也不来夺戟,提起博局(赌桌)就将宋缗公打倒,再复挥拳而下。呜呼哀哉,宋缗公竟因此而死于南宫长万拳下。宫人当即惊散,跑出去报告随来的大夫仇牧。

那南宫长万怒气犹勃勃未息,提戟步行,及于行宫大门,正遇见了带侍卫们匆匆前来的上大夫仇牧。

仇牧连忙问:“南宫将军,主公何在?”

南宫长万忿而回答:“昏君无礼,吾已杀之。”

仇牧当然不相信,笑道:“将军醉了吧?”

南宫长万正色道:“吾非醉,乃实话也。您看!”以手中血污示之。

仇牧勃然变色,大骂:“腻逆之贼,天理不容!”便举剑来击南宫长万。然而仇牧怎当得南宫长万之勇?南宫长万掷戟于地,以手来迎,左手将仇牧手中的长剑打落,右手一拳,正中其头,仇牧头如茵粉,牙齿被打折,南宫长万随手跃去,那些牙齿嵌入门槛内三寸深!

仇牧当即被杀,侍卫四散。南宫长万乃拾起画戟,缓步登车,旁若无人。

宋缗公即位共十年,只因对臣不肖,几句戏言,遂遭怒臣毒手。后来史臣专门撰有《仇牧赞》,其中叹息道:“世降道软,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君戏以言,臣戏以栽。壮哉仇牧,以芍击贼!不畏强御,忠肝沥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

此事件之后,仇牧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仇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仇氏主流,望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

仇氏族人大多尊奉仇牧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汉朝时期剑南节度使,属于为氏。

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分封天下,姜子牙的后代中有被封于鄣地为侯者,称鄣侯。至周夷王姬燮执政时期(公元前933~879年待考),其孙去邑为章,章氏自此而立。其首领章显便定居于河涧郡,其后世有章氏者皆出自章显之后。

章氏一族传至十八世章愍,生有三子:长子章邯,次子章平,幼子章希。章邯为秦朝将领,英勇善战,屡建战功,因受赵高嫉妒,便离秦投归西楚霸王项羽,遂被封雍王。次子章平被西楚霸王封为上大夫,领兵守关。幼子章希不仕。

到了汉朝时期,章平之子章直仕汉为巴东将军,由河涧郡迁徙于洪州,章直之孙章赣为汉御史大夫,章赣之子章弇,别名章仇氏,为剑南节度使。

在章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别名为姓氏者,称章仇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仇氏、章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仇池国,出自东汉末期氐族仇池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仇池国,指由杨茂搜创立的前仇池政权和杨定建立的后仇池政权的统称。

前仇池国(公元296~371年):

东汉建安年间,氐族人杨腾率领部众迁至仇池山(今甘肃西和县城南四十五公里处)定居下来。在三国时期,杨腾曾联合凉州马超、韩遂、杨秋和占据今甘肃一带的兴国氐王阿贵汇合共同反抗曹魏国的曹操。后因战败率少数将领投奔蜀汉国的刘备,其余部众被曹操迁至扶风、天水一带。

在西晋文帝司马昭执政时期,氐族人杨飞龙接受西晋王的封号,以假征西将军名义,率部落“还居略阳”。杨飞龙以外甥令狐茂搜为养子。到了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杨茂搜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西北氐族部众拥戴其称王,始建前仇池国,称仇池公,其辖地有武都、阴平二郡。

到了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前仇池国分裂,杨茂搜长子杨难敌继位,号左贤王,屯下辨。其弟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今甘肃徽县),今陇南地区大部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其后兄弟内斗,国力日弱。在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前秦国皇帝苻坚遣将杨安攻仇池,城破之后,将氐族人迁徙到关中一带。至此,前仇池国历杨茂搜、杨难敌、杨毅、杨初、杨国、杨俊、杨世、杨统、杨纂共九代君王而灭亡。

后仇池国(公元385~443年):

前秦政权灭亡后,苻坚的女婿杨定率部众返回陇右地区,于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前秦苻丕太安元年,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公元385年)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招纳氐族、汉族之民自立。四年后,杨定占领了天水、略阳、陇城、翼城等地,自号陇西王。后与西秦政权的乞伏乾归争战,失败被杀。其堂弟杨盛继位时,辖区只有武都、阴平两处城池,不久领土又扩张至汉中、祁山。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后仇池国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破,至此,后仇池国历武王杨定、孝昭王杨玄、惠文王杨盛、仇池王杨保宗、大秦王杨难当、仇池王杨建义、仇池王杨保炽共七代君王而灭亡。

前、后仇池国灭亡后,杨茂搜的后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北周静帝宇文衍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阴平国王杨法琛因积极协助北周王朝的益州总管王谦反抗杨坚,在杨坚建立隋王朝之后,即派大军灭了阴平国。此后,氐族部众遂散处各地,逐渐融合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之中。

在仇池国灭亡之后,有氐族部众取故国名为汉化姓氏者,即称仇池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仇氏、池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侯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记载,南北朝北魏时期,有中山人侯洛齐,本为侯氏,后为仇氏族人所收养,遂改为仇氏。

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时期,仇洛齐以率军平定凉州功高,拜为内都大官,其后裔渐成望族,世代称仇氏至今,成为中原仇氏一支,望出平阳郡(今山西临汾)。

 

第六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墨勒哲哷氏,亦称莫德尔氏、莫尔哲勒氏,世居松花江与黑龙江流域、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阿穆达(今黑龙江哈尔滨山彦倭和)等地,清朝中期归列于满洲索伦部,史称新满洲部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ljere Hala,汉义“以刀复仇”。

清中叶以后,达斡尔族、满族墨勒哲哷氏多冠汉姓为仇氏、孟氏、曹氏、莫氏等。

 

得姓始祖:大禹、仇牧、章弇。
 

 


分享按钮>>仇氏部分家谱文献
>>贵州晏氏宗亲江西寻祖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