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氏家谱源流】中华怀氏文化研究会

    中华怀氏网 2013年1月18日 万家姓


   性质、任务和目的

中华怀氏文化研究会成立于二〇〇六年农历正月十六(太昊伏羲氏的诞辰日),是全国和全世界六大洲怀姓宗亲自发的群团组织,她是以全体怀姓宗亲爱国敬祖尊祖重孝为基础。她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和探讨中华怀姓的起源、流变、现状和发展,研究怀姓宗亲生生不息的历史;其宗旨是继承和培养怀姓宗亲“爱国敬宗祭祖、尊祖重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唤起天下所有怀姓后裔为完成怀氏列祖列宗未竟的的事业,以表忠孝之情,为维护祖国大一统,实现世界大同贡献毕生力量。

   怀姓人的品质和特点

耿直善良、忠诚厚道、朴实宽容、忍辱负重、与世无争是怀姓人的整体特点,也是怀姓人的优秀品质。这是老祖先无怀氏遗传给子孙的。我们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保留着老祖先的基因,每一条血管里都流淌着老祖先的血液,每一块忠骨无不打上老祖先的烙印。

原始社会是原始宗教崇拜的社会。一个氏族的特性和品质就是这个姓氏的整体特性和品质。一个氏族的性质、特点、品质,决定着自己的宗教崇拜物,以这个宗教崇拜物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保护神、标志和徽帜,这就叫图腾(印第安语:他的亲族)崇拜。图腾崇拜是中华姓氏的源头。

太昊伏羲氏是龙的图腾崇拜。龙是一个虚拟的神秘复合物,然而龙的形象耐人寻味。龙的“角似鹿,头似马,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耳似牛,掌似虎”。这说明在伏羲执政的115年中,他的龙部族里,主要有鹿氏氏族部落,马氏氏族部落……虎氏氏族部落等,他们分别是鹿氏、马氏……虎氏等,有飞禽、有走兽、有游鱼,代表着天下,他们都是伏羲氏龙天下的支柱。这八个氏族图腾汇合成龙,是天下总的图腾崇拜,是天下共同的崇拜,是祖也是姓。

各个子部落也都有自己部落的图腾崇拜物,如“鹿”就是鹿氏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物,等等;不要说遇到大的灾难就是平时稍有不顺,他们也要向自己所崇拜的图腾神祈祷。他们把图腾作为自己的亲族和保护神。当他们的氏族出现杰出人物时,也有了新的氏族出现,随着也一定出现新的图腾崇拜。但对龙的图腾崇拜仍然是至高无上。任何一个氏族部落(子部落),如果放弃龙的崇拜,那就像放弃上帝的崇拜一样,必然遭受周边氏族部落毁灭性的攻击。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各氏远祖,并没有记载其姓,只记载其氏,可见“祖先”与“风姓”的统一性、继承性与历史性;同时也看出氏的统一性、各异性和独立性。

既然在龙的部族里,任何氏族部落都有各自的子图腾崇拜,那么无怀氏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什么呢?

无怀氏即“不会发怒的人”、“善良的人”。可见无怀氏部落以“善”为本,所以这位老祖先就选择善良祥瑞的“麒麟”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崇拜物。古时无怀氏的后代就把其居地以神物“麒麟”命名,如河南省新安县涧沟怀姓把原居住地命名为“麒麟坡”、“麒麟嘴”等,一直流传至今。北京等地怀姓人还把“麒麟”放在自己的大堂之内,足见怀姓人以“善”为本,也足见无怀氏麒麟图腾崇拜的历史性、继承性和独立性。“麒麟坡”、“麒麟嘴”等是无怀氏千年文化遗产,是无怀氏麒麟图腾崇拜的活化石,是无怀氏“忠诚善良、忍辱负重”的活化石。通过这些活化石去研究、探讨古代,是考古学考古的主要途径,也是考古学的一大基本原则和法宝。

古传无怀氏部落民风淳朴,与世无争,百姓安居乐业,无忧无虑,那里是古代人理想中的天堂。春秋大哲学家老子所憧憬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晋陶潜《五先生传》赞:“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先生:陶渊明,由门前栽五棵柳树得名),这是对怀姓人特点品质的赞扬。

当炎帝神农氏刚刚执政,把无怀氏部族遣迁至陇西时,尽管身受屈辱,但当天下叛逆势力煽动怀氏部族造反时,无怀氏后代仍以大局为重,有力回击,维护了民族大统一,充分表现了怀姓人耿直善良、忍辱负重的品质。

《左传·定公四年》载:“夏墟定四,‘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品。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此耿直示吾人。晋为夏之本土。”说明怀姓九宗,忠贞耿直(夏、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怀姓宗祖均在豫西黄河两岸活动聚居。这里“夏墟”属晋南,实指河内郡的沁阳、武陟、焦作一带。这一地区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曾是楚国、郑国、魏国,唐、晋等国的版图)。三国时吴国官拜尚书郎怀叙,忠贞报国,功绩赫赫。明朝司礼监怀恩(初为皇宫中皇帝侍卫的头目),性忠耿无挠,朝中很多官都怕他。怀恩死,明孝宗皇帝赐给他“显忠”两字的匾,挂在他祠堂的大门上面。

怀姓的堂号主要有“显忠堂”,“怀德堂”,‘河南堂”等;堂联主要有:“勋镂吴国,政秦尚书(怀叙)。”“中官独能直谏(怀恩),尚书绰有政声(怀叙)。”“能诗文,著《冰斋文集》;懂礼仪,官鸿胪序班(上联说怀应聘,下联说明代山东人怀进忠)”。

正因怀姓人忠诚善良、与世无争,古籍记载很少,史迹平平。因此,怀姓名人多为将军、忠臣、技艺(或学术)人才及高僧。
    

 

  怀姓渊源

 

考证怀姓渊源,暂订上限至三皇五帝,下限至秦汉之际,以降姓氏基本稳定,不做寻觅,有不同记载与说法者,择其一种。再者,遵照怀姓后裔一源先祖的认同意识追根寻祖。怀姓后裔的深厚情结靠的就是这个!怀姓子孙生生不息靠的也是这个!同时中华千古一统靠的又是这个!

太昊伏羲氏代燧人氏(300-350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而王。自姓“风”,相传其母华胥感“巨人迹”而受孕十三个月,于正月十六日生帝于成纪的崆峒(今甘肃天水),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在位115年,七月十九日帝崩,葬于陈(河南淮阳)。 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画八卦,作甲历,造琴瑟,创网罟,以龙纪官,均土为埙,在黄淮大平原上创造了“昊昊王业”与灿烂的民族文化。他不仅是中华民族人类的始祖,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始祖,继天而王,被誉为“百王先”,“上上圣人”、“人祖爷”、“龙的鼻祖”,堂而皇之地坐在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尊座上,是中华民族的创始人,是中华灿烂民族文化的创始人,其生地、都地、王业、葬地也都确定无疑,各典籍都有固定的说法和记载。

伏羲这个“继天而王”的“百王先”是人世间的“上帝”。太史公赞扬伏羲像昊天之博大光明,象大地之包容纯厚,创画了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大厦主要框架的八卦。千古把八卦的八个符号称之为“无字天书”,是哲学的精华,哲学又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如此高深的理论,不要说在人类处于蒙昧野蛮时代,就是在6000多年后的当今世界,也令人无不为之惊叹。1707年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由八卦而发现了二进制的二元算术理论,他的“数理逻辑”迸发出八卦的智慧之光。八卦的“蘑菇云”在6000多年后升起,使冼能(1938年美硕士研究生将二进制逻辑应用于电路中)跃居于“落实于电路之中”的首功地位,太昊伏羲氏被推举至世界尖端科学舞台的巨臂!他所创画的八卦,作为当代世界尖端科学的标志,被嵌在完成于1946年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上,成为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氏对世界尖端科学贡献的见证。

怀姓得姓初祖无怀氏就生活在距今52006500多年以前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时期,即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

《帝王世纪》记载:太昊伏羲氏之后,“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伏羲之号”。这十五代帝王皆属伏羲王朝,约历一千三百多年。无怀氏之后是少典氏(炎帝、黄帝的母族),都是龙图腾崇拜,“风”姓。伏羲无怀氏(即风无怀氏),姓“风”,名“无怀”,其氏表示男性,“无”表示辈份,同辈皆用此字。其后代就以“怀”为氏,怀姓就成为老祖先无怀氏遗留下来的自然人文遗产,成为怀姓宗亲同血缘的标志。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昔者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云云;汤封泰山,禅云云。”伏羲无怀氏是中国远古第一个登泰山封禅礼的帝王。

太昊伏羲氏在6000多年前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创画博大精深,在所有中国古帝王中无以类比,无怀氏作为“上帝”的“顶天柱”,代伏羲而王,一统天下万邦,支撑伏羲王朝龙天下约九十余年,足以使其怀性子孙无尚光荣。只是无怀氏六世时势衰,原始农业如雨后春笋,原始畜牧业以及旧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发展了的新的生产力的需要。无怀氏六世已无力支撑天下,很多部落已不朝贡,面临改朝换代,最后被炎帝神农氏推翻,无怀氏六世及其近亲权臣和大批奴隶被炎帝神农氏遣迁至西鄙三危(陕甘一带),余部驻在陇西。炎帝神农氏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了大炎帝国,原始畜牧业最终被原始农业所代替,这是历史的必然,不要说无怀氏老祖先,就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扭转。但无怀氏老祖先的伟大历史功绩却永垂青史。

500年后,黄帝轩辕氏禽杀九黎族蚩尤于涿鹿之野,打败炎帝八世俞罔于板泉(涿鹿东南一小镇),联合炎帝部落,统一了天下,开始了炎黄原始农业新时代,怀姓子孙为维护黄帝龙天下默默耕耘。

无怀氏,一作亡怀氏,全称“风无怀氏”或“太昊伏羲无怀氏”,风性。“怀”,古音读“fu”,四声(《改并四声篇.心部》),“怀,怒也。无怀氏即“不会发怒的人”,“善良的人”。无怀氏是6500多年前人兽为伍的游团畜牧时代形成的古部落,是燧人氏分流于北方的风姓支脉,是太昊伏羲氏族一个比较大的部落。原居隹地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沁阳市,温县一带;武陟县古称怀城,是无怀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无怀氏六世被炎帝神农氏推翻后,氏族联盟时代(游牧时代)结束,无怀氏后人,多数改为他姓,余部将复姓“无怀氏” 改为单姓“怀”。

苍芒,男,风姓,名苍芒,号无怀氏,无怀氏部落大酋长,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第十六代(七十二任)帝王,是太昊伏羲氏王朝一千年后的末代一世帝王,是太昊羲氏族无怀氏部落执政时期的首任(一世)帝王。

苍芒,即“风无怀氏苍芒”,帝泽治二十五年(癸亥,公元前3270年)生于无怀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怀城(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古城)。初任无怀氏部落大酋长,公元前3233年三十八岁即位称帝,尊号帝苍芒。称帝后仍立都于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公元前3201年(壬申,苍芒三十二年)逝世于象城,享寿70岁,葬于象城西南的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在位虚记三十三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晚年时推荐了他的外甥儿节曲为帝位继承人,称无怀氏二世。

苍芒为无怀氏部落大酋长期间,因其政绩突出,被伏羲第十五代末世(七十一任)帝王渭茂看中,提拔为执政大臣,留在帝都象城辅佐朝政。任职期间,处处以身作则,工作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公正无私,堪称忠臣,深受各部落赞扬。帝渭茂年老时,向天神和伏羲氏族臣民推荐苍芒为帝位继承人,公元前3233年(辛丑)渭茂去世,苍芒称帝,为苍芒元年。政绩不祥。

夏、商时代怀氏部族返回故地,并成立怀国。夏、商、周三代至秦汉无怀氏后裔怀姓部族虽随时势动荡来回四处迁徙,但活动中心一直在豫西地区,部落仍聚居于豫西的沁阳、武陟、温县、博爱、焦作一带,古时称这一地区为怀、怀州(隋唐时)、怀邑、野王、河内郡(隋改河内)、怀庆郡、怀庆府等,治所就是现在的武陟沁阳。西周时殷纣王及怀国一同被周武王征服,怀国成为西周的诸候国,春秋初年,怀国归郑国所辖,战国时归魏国所属。

怀姓在周代家族壮大,部分黄帝后裔融回怀性。《简明中国古代史》(东北师大等八所院校合编教程)中记述晋史道:“成王弟叔虞的封国都唐(山西翼城),统治夏遗民‘怀姓九宗’(P32)”。指明叔虞封晋主要任务是统治“怀姓九宗”(即怀姓大家族),故古籍中亦称叔虞为“怀侯”(叔虞初食于怀,即河南武陟),当时怀氏部落在豫西地区“怀”(晋辖,是夏、商遗民怀姓聚居区),人口较多,后来叔虞的后代(即黄帝后代)一部分人融回怀姓。

不论郑国大夫或宋国的微子,他们被封于“怀”或“怀邑”时,其后人也有不少融回怀姓,虽然他们是商汤和黄帝的血统,但和原来的怀氏部族一样,都是无怀氏的后代。

春秋战国时期,怀姓是楚国最大的国姓之一,有无怀氏后裔(即夏商遗民),还有楚怀王的后代融回的怀姓,这部分怀姓实际上出于季连的芈姓公族。汉初的怀姓在楚国的势力处于鼎盛期(据有关资料载总人口约10万),汉高祖怕大族谋反,于“高祖九年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于关中,与利田宅。”(《西汉会要》P569)。

总之,水有源,树有根,怀姓的根在“风无怀氏”。

1、三代前后至秦汉无怀氏后代——­­­—————无怀氏。

(之后姓氏已基本稳定,不再寻觅)

2、叔虞之后融回的怀姓—周武王—黄帝———无怀氏。

3、郑国大夫之后融入的怀姓—周武王—季历—周太王黄帝无怀氏

4、宋国微子启之后融回的怀姓—商汤—禹—喾—黄帝―无怀氏。

5、楚怀王之后融回的怀姓

—季连(芈姓)—陆终—周文王姬昌—黄帝无怀氏。

(以上追根图只是说明怀姓人的血缘关系)。

黄帝诸多后代融回怀姓,足见怀姓在他们心目中位置和份量。

 

  青史无情

 

5200多年前后无怀氏部落庞大,曾代伏羲王天下,但到目前留下的怀姓人数仅有两万多人,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据王献唐著《炎黄文化氏族考》记载,5200年前,一场天灾迫使炎帝神农氏带领烈山子弟,即少典氏部族及周围许多部落,跨过桐柏山攻取富庶中原,一路北上,沿途打败许多部落,华族无怀氏虽是庞大的部落联盟,但这是个松散的组织,无常备军,炎帝神农氏运用快速、火攻、避实击虚、以迂为直、出奇制胜的战法,大规模的预谋突袭,使无怀氏六世被俘时还认为是神兵天降。正如王献唐道:“伏羲一族,迭相为皇,顺理依分,不需兵戎相见。”但战国军事家吴起却说“承桑(伏羲无怀氏)之君,修德忘武,以丧其国。”其实当时哪有常备军?也从未发生过异族入侵,说“修德”尚可,说“忘武”,实属冤枉。实际上这是时代的悲剧,却反映了神农代伏羲是经过杀代争夺的。此后,以伏羲无怀氏为首的近亲、权臣和大批奴隶都被离析远迁,流放到西鄙三危,称为西戎,战俘降而为奴,东逃的贬称为东夷,大多数怀姓改为他姓,保留原姓的很少。

第二、汉高祖害怕大族谋反,于“九年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怀氏”于关中,绝大多数怀姓胆惊受怕,又融入他姓,过程不再赘述。

第三,来自战争的折损。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大规模会战;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之争),斯杀于豫西与咸阳之间;朱元璋的红巾军与元军的拉锯式拼搏;朱棣的“靖难之役”即“燕王扫碑”(“红虫”吃人),战乱四年,死亡无数,“靖难兵起,中原为茂草”;李自成反河南等等,大部分以中原为战场,豫西是重灾区,而豫西又是怀姓人聚居之地。牧野之战阵亡不提,箕子东渡,沉没于洋的不知其数。元末明初兵乱之时,怀庆争城夺地,殊死之战,时有发生,有朱元璋“三洗怀庆”之事,朱元璋令其宿将常遇春将怀庆百姓斩尽杀绝,一个不留,杀光了,常遇春才罢休。怀庆府一带一个不小的村庄大部分是怀氏家族,被朱元璋宿将常遇春部下以“欺骗红巾军”为罪名全部杀掉,无一幸存。李自成血洗河南,又是所到之处,鸡犬不留,横尸遍于野,千里无鸡鸣。无数次的战争,人民遭殃。杀了迁来,迁来又杀,我怀姓宗亲惨状目不忍睹。

第四、水、旱、蝗、疫无数次袭击黄淮流域。单说从明宪宗成化至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1465-1529)年间,除兵乱外,黄淮决口十七次,水、旱、蝗、疫轮流爆发,飞蝗蔽天,遍于民屋,有史载:“沿瓦檐一行,日流一瓮。”野绝青草,民以树皮、白土、雁矢充饥,甚至有柿蒂、蒺藜和牛马皮革作食品在市场上出售,骨肉相食,死者相继,十亡八九,我怀姓后裔和其他灾民一样,是鬼非鬼,为人非人,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死者满街路,生者与鬼邻。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金钱抛地无人问。

第五,迁民的维艰。路途的颠沛流离和风餐露宿仅仅是先民们凄苦的一面,政府逼迁的强制性、残酷性(违者捆绑、殴打、割耳,割趾、赤脚远征等)和安排的盲目性,上级和各级地方官员对迁民、赈灾物资的层层贪污克扣,以及先民们初来乍到所受到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更使他们感到异地生活的艰难,致使我怀姓迁民(其他迁民当然也在其中)中途死亡或辛苦辗转到目的地后无吃无穿无住久病无医而死亡的,也不在少数。

造成怀姓人折损的其他原因,当然还有,不一一列举。

公祭先祖,我们也知道湮湮岁月的风尘掩盖不住对亲人的思念,更冲涮不掉千古的冤恨,但怀族后代可以告慰列祖列宗和屈死的先人冤魂,当今怀姓子孙已遍及华夏和全世界,本固枝荣,振振瓜瓞绵绵,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青史无情似有情,愿亲人们在天之灵安息!

 

  怀姓分布和流变

 

全国怀姓总人口约两万多人,加上怀门异姓的女性,大约三万多人。怀姓人口很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7500,但分布很广。经过几千年的无数次流变迁徙,遍及全国三十四个省(包括台湾)、自治区、直辖市和世界六大洲。详细分布情况参看宗谱。

怀姓在历史上的流变有其显著特征。有战争流亡,有官府移民,有民间自发移民,有灾害逼迁等等。像牧野之战后,周兴纣灭,商朝遗民失去了祖国,有的做了顺民,有的四处逃难,有的悲愤交加,宁死不愿投降。如箕子忠于祖国,不甘毁灭,满腔忧愤,带领大批殷商贵族中富绅豪杰,经朝歌(现河南淇县城)东逃沿海,一部分随箕子夺海东渡,远迁至台湾、朝鲜(现有箕子陵墓,朝鲜人年年祭祖)。另一部分跨过滚滚太平洋,定居美洲墨西哥、秘鲁。怀姓后裔部分随行其中。墨西哥现有怀姓中一部分就是当时迁至。战逃的迁民中,东逃的随当地成东夷族,西逃的成西戎族,北逃的成北狄族,南逃的成南蛮。又如朱元璋由于战争中在很多地方屠杀殆尽,造成地广人稀。建国不久,为了恢复生产,除在山西洪洞设立移民局,大批移民外(我怀姓多从平阳府,赵城县、洪洞县迁出),调遣大批军队到地广人稀的西南边疆,强迫落户。代远年湮,我怀姓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逐渐被当地少数民族同化,部分人已成为少数民族,其实他们都是无怀氏的后代。此类例子举不胜举。目前我怀姓宗亲,除多数是汉族外,其他回、满、蒙古、藏、苗、朝鲜、布依、白、维吾尔、土家、壮、傣、哈萨克、彝、傈僳、达斡尔族等很多少数民族中均有分布。


分享按钮>>燕氏宗亲会河南分会祝贺安徽分会成立
>>燕氏宗亲会湖北分会祝贺安徽分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