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河北四地燕氏族谱之附记

    中华燕氏网 2014-4-8 10:38:24 萍东增寿


  为续修一部符合家族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家谱,自二零零八年开始,对原有家谱中遗留的疑难问题作了一些调查考证、纠误补遗工作。六年来,先后四十多人次去山西洪洞、浮山、古县、灵石四县、河北枣强、故城、广宗三县,本省临清市、博山区查阅典籍,敬阅谱牒,走访座谈,经反复探究论证,最终找到了准确可靠的答案,为这次续修家谱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查清了祖先迁来的时间
  《洪洞大槐树移民大事记》、《明太祖实录》记载的明初十八次移民中,明确记载向山东移民的只有两次。一次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明政府在洪洞大槐树处办理移民手续,从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迁往彰德、真定、临清、太康诸处闲旷之地,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每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另一次是“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山东大学《民俗研究》副主编叶涛、淄川谱牒学会会长孙发全在洪洞考证后,也得出了最初向山东移民的时间,应该是在洪武二十一年和洪武二十二年。
  关于明初移民的开始时间,《洪洞大槐树移民大事记》有明确记载。其记载:“洪武六年(1373年)明政府在洪洞大槐树处设立移民局,组织大规模移民。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王兴亚对明初何时开始移民的问题在论文中说:“……洪武二年(1369年)、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移民,不过是传闻而已,与史实不符。”
  二、查清了祖先迁来时的分发处
  明代迁民遗址,位于洪洞县城古槐北路贾村西侧,康熙版《平阳府志》、民国版《洪洞县志》均有记载。明初移民时,官方在广济寺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如今大槐树祭祖园有实物遗址等文物留存,是明初大槐树移民的见证。民国六年《洪洞县志·古迹》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续)》:明洪武、永乐年间,屡迁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广济寺设局驻员,发放凭照。”民国初年,景尔宇汇辑《洪洞古大槐树志》一卷。柴汝祯又汇辑《增广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二卷,对洪洞大槐树移民事述之颇详。景大启云:“古大槐树在敝庄广济寺之西,即世所谓迁民处也。”张淑琳在所撰《古大槐树歌》里亦说:此时“官家定有懂理人,约期指地此焉聚,洪洞野外广济寺,行人供认大槐树。”以考证结论,我们的先祖来迁时的分发处,应是山西省洪洞大槐树处。
  三、查清了祖先迁移的来龙去脉
  我们在河北广宗、本省临清、博山敬阅家谱时看到,家谱的字里行间都表明的是同宗的记载。《明太祖实录》一九三卷记载:祖先于洪武二十一年迁临清,临清谱(光绪七年1881年修)记载始迁祖五兄弟,于洪武年间,有迁陶邑(今山东临清)者,有迁威邑(今河北广宗县)张葛者,有迁青州府乐安(今山东广饶县)者,有迁博山(今山东博山区)者(执行了明初在迁民中“同姓同宗不能迁到一地”的条令)。经考证,广饶桑科庄、博山岳家庄是本地区唯一的燕氏老庄,充分说明临清谱的记载是正确的。博山谱(光绪十三年1887年修)记载仲岱长子国盛居博山,次子国远自博山迁居乐安县,广饶谱记载仲岱次子国远于洪武年间由博山迁来。仲岱长子国盛及后裔居博山,后代子孙现有三千二百多人,仲岱次子国远迁广饶,后代子孙现有三千四百多人。实地考察得知,仲秀后裔居博山的很少,居广饶的后代子孙现有一万五千多人。再者,清朝末年两地祖辈曾多次进行寻根认祖、续谱等往来。通过诸谱互记,诸谱印证和实地考察,仲秀、仲岱是同胞兄弟,仲岱次子国远从博山迁广饶事实清楚,符合历史事实,也是博山、广饶仲秀、仲岱后裔一致认可的。
  四、实现了兄弟团聚
  二00一三年三月三日,燕氏后裔五十八人,在临清市烟店镇召开会议,形成决议, 就“四地”、“ 五支”始迁祖(仲秀、仲谦、移宗、仲岱、移堂)是同胞五兄弟及今后合谱等事宜达成共识。
  历史是客观、公正的。本次续谱将以此考证为依据。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将给“寻根认祖”提供更好的条件,还有很多事情待后人去完成。
                            十六世孙 萍东 增寿
                                                     公元二0一三年五月六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