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莊村人的“文明”生活

    中华冀氏网 2009年3月7日 冀氏后人


“以前我們村有三多,上訪告狀的多,打架鬥毆的多,賭博耍錢的多。”河北省曲周縣曲周鎮冀莊村村民陳青山說,“現在這些基本上沒有了,空閒的時候,村裏的人都到廣場上,打籃球,下棋,扭秧歌。”

走進冀莊村,讓記者眼前一亮:主幹道全部硬化,兩邊是高高的路燈;房子外表乾乾淨淨,墻上齊齊整整粉刷著標語,還配有漫畫。村委會主任冀長青說:“去年這個時候,村裏又臟又亂。全村1300口人,70%靠養蛋雞為生,30萬隻蛋雞,光是各家倒出來的雞糞就把路堵住了;夏天蒼蠅亂飛,村裏一股臭味。環境差,村裏人思想渙散。”

2004年3月,冀莊村來了新支書,選出了新的村委會。村幹部一碰頭:現在的樣子不行,誰也過不好。可從哪兒入手呢?村支書說:“人能改造環境,環境也能改造人。就從整治村容村貌下手。”

為了贏得村民的支援,村裏組織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參觀現代化的農村,很快就統一了認識,環境改造工作熱火朝天地開始了。

村裏以前有個9畝大小的垃圾場,許多垃圾就在這裡填埋堆放,久而久之成了兩三米高的垃圾山。整治先從這裡入手,村委會從集體經濟裏拿出14萬元,把垃圾清走,原地建成一個綜合性的小廣場,設有花園、石桌、籃球場。隨後,村裏的四條主幹道斷口全部貫通,打掃乾淨,挂起近100盞路燈,把村裏照得亮亮堂堂;便道用20萬塊磚鋪設整齊;在墻上粉刷宣傳標語和漫畫;村裏還專門設了定點垃圾存放站,垃圾有的賣掉,有的做肥料,有的做沼氣。經過這些改造,冀莊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環境好了,人心思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又緊抓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建設:把幾年沒開過的黨員會開了起來,每月一次;組織每月開一次群眾代表大會;逢單月10號給教師開會,解決問題;圖書館、閱覽室常年開放,並定期組織學習。這些都以制度形式定下來,雷打不動。

新班子最大的動作就是成立了村民理財理事委員會。理財理事委員會主任冀一民說:“我們委員會一共10個人,由老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村委會的決定都得經過我們的同意。”村民理財理事委員會有公章,專門監督村裏的開支,沒有這枚公章,村裏的任何支出都不能報銷。冀一民說,“全村的公款招待費越來越少,去年基本上沒花錢。村民都管我們叫‘冀莊村的人大’”。

村民張志華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前出門就倒垃圾,現在也不好意思了。老百姓自覺講衛生,冬天自動出來掃雪。”

有了圖書館和閱覽室,村民沒事可以去讀書看報;有了籃球場,年輕人常去打比賽;有了廣場,老人也不用悶在家裏,可以出門透透氣。有了好去處,村民再不靠賭博打發時間,打架的也基本消失,村民一門心思想著致富,聊天談的大都是養雞經驗。

據了解,河北省2004年4月提出,到2020年把全省農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態村。去年,全省已有3萬個農村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創建。


分享按钮>>河南南阳茶庵乡冀庄村
>>村民自制『山寨呼吸機』維系少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