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县“南”姓

    中华南氏网 2011年3月17日 南霞


今通渭有南姓人口4800多人,在定西市属南姓人口最多的县。那么,通渭南姓究竟源自何处呢?

据南氏家谱记载,通渭南姓来自陕西渭南。明代万历年间,朝廷委派陕西渭南人南思忠任巩昌卫指挥,他和他的家人从渭南启程,一路西行,来到巩昌,先安家于秦安,后迁居通渭。这方面的情况《通渭县志》也略有记载。如果从那时算起,南姓在通渭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据《明史》记载,明朝初期,朱元璋沿边境设立了许多卫所,寓兵于农。卫所将士可以带家属前往戍地,三分戍守,七分屯种。跟随南思忠而来的这部分南姓人口扎根于通渭后,经过繁衍,不断壮大,形成了目前的规模。

光绪十九年编修的《通渭县新志》中记载,通渭境内战乱从同治元年即已开始。兵患不断,饥疫连连,这就难以避免的造成了人口的减少。《通渭县新志》卷4《灾祥》中记载“同治六年(1867年)秋大疫作,除夕禳之。七年春大饥,人相食,斗粟至十千有奇”。 1990年版《通渭县志》中载,民国17年(1928年)通渭大旱,次年饥饿死亡5万人。这个数字明显超过了民国14年(1925年)通渭全县人口(125843人)的三分之一。

长路漫漫,岁月悠悠。在饱尝了兵灾和饥苦之后,幸存下来的为留得一命,保住根脉,有的开始外迁。从同治元年到民国18年这50多年间,有一部分通渭南姓人口迁居到会宁、安定等周边地区。至于迁出了多少,由于日久年湮,如今已无法获得确切的数据。

通渭南姓历史上也出过一些官吏,清代乾隆年的南炙曾,官至广西南宁府知府,南凤济由军功候补新疆知县,另外南谨言、南尔琚等也曾留名史志。

当今通渭有姓氏360多个,南姓位列张、王、李、陈等姓氏之后,排在通渭县的第19位。在通渭,南姓人口集中分布于陇山、陇阳、鸡川等乡镇。这些乡镇中有不少以南姓命名的村,如南岔梁村,南家坡村,南家阴屲村等,另外还有许多以南姓命名的地名,如南家山、南家湾、南家岘、南家嘴、南家西岔、南家上屲等等。

当今通渭南姓中有一部分已离开故土,走出大山,去外面打拼发展。而大多数南姓依然固守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基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分享按钮>>纪念齐大夫鲍叔牙诞辰2740周年祭祖通知
>>中华南氏南姓古代名人